源见“田家荆合”。形容兄弟情笃。明孟称舜《娇红记.仙圆》:“兄弟,我和你名齐艺苑,谊重荆枝。”
唐.郑处晦《明皇杂录》:“刘晏以神童为秘书正字(注:官名,掌管校雠典籍,刊正文章),年方十岁,形状狞劣,而聪悟过人。玄宗召于楼中簾下,贵妃置于膝上,为施粉黛,与之中栉。玄宗问晏曰:‘卿为正字,正得几字
宋.范致明《岳阳风土记》:“白鹤老松,古木精也。李观守贺州,有道人陈某,自云一百三十六岁,因言及吕洞宾曰:‘近在南岳见之。吕云过岳阳日憩城南古松阴,有人自杪而下,来相揖曰:“某非山精木魅,故能识先生,
常用以指斥某些对别人说三道四妄加挑剔的人。语出唐.韩愈《张中丞传后序》:“人之将死,其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观者见其然,从而尤之,其亦不达于理矣。小人之好议论,不乐成人之美如是哉
源见“响遏行云”。泛指嘹亮优美的歌咏。宋 尹济翁《一萼红.和玉霄感旧》词:“玉搔头,是何人敲折,应为节秦讴。”
源见“文箫”。借指情人远去。清杨芳灿《瑶台第一层.题吴彩鸾写韵图》词:“盼三霄,怅眠蚕字灭,跨虎人遥。”
晋陶潜《归去来辞》:“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谓云离开山洞本无心意。后以“出岫无心”谓顺随自然。宋 张抆《踏莎行》词:“出岫无心,为霖何意。都缘行止难拘系。”宋张炎《如梦令.浦明行径》词:“出岫
源见“孟嘉落帽”。借写登高怀友之情。唐元稹《答姨兄胡灵之见寄五十韵》:“登楼王粲望,落帽孟嘉情。”
源见“下逐客令”。即吏议逐客。指奸邪之人进行诬陷。唐李商隐《哭遂州萧侍郎二十四韵》:“初惊逐客议,旋骇党人冤。”
源见“麒麟儿”。谓颖异出众之子。清宋琬《慰董榕庵丧子》诗:“天上石麟重抱送,金环留得不须寻。”偏正 《南史·徐陵传》:“陵年数岁,家人携以候沙门释宝志,宝志摩其顶曰:‘~也。’”后用以称誉他人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