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一饭千金

一饭千金

指韩信年轻时贫困饥饿,曾得到一位老大娘分给饭食,以后韩信当楚王,报答这位老大娘一千金。后以此典比喻知恩必报;或比喻士人未遇时的贫贱生涯。韩信(?——前196年)。淮阴(今江苏淮阴市西南)人。家贫无行,不能被推选去作官;又不会做买卖为生,经常投靠人家吃闲饭。韩信在下邳(Pī披,今江苏睢宁县西北古邳镇东)城下河边钓鱼,有几位老大娘在漂洗丝绵。有一位老大娘看到韩信没有吃饭,就把她自己要吃还没有吃的饭分给韩信吃,一连几十天都是这样,直到漂洗完毕。韩信很高兴,便对那一位老大娘说:“我将来必定重重地报答您老人家。”老大娘生气说:“男子汉不能养活自己,我是可怜您这位公子才给饭你吃,难道是希望报答吗!”以后韩信回到楚地,召见曾分给他饭吃的那一位漂母,赐给一千金。此典又作“漂母惠”、“饭王孙”、“漂母”、“漂母进饭”、“依漂母”、“韩信饿”、“淮阴纶饵”、“一饭恩”、“千金酬漂母”。

【出典】:

史记》卷92《淮阴侯列传》2609、2626页:“信钓于城下,诸母漂(在水里冲洗丝绵),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怜悯)王孙(古代对贵族子弟通称,也对青年人敬称)而进食,岂望报乎!’”“信至国(高祖刘邦封韩信为楚国异姓诸侯王。都城,下邳),召所从食漂母,赐千金。”

【例句】:

晋·陶潜《乞食》:“感子漂母惠,愧我非韩才。” 唐·崔国辅《漂母岸》:“秦时有漂母,于此饭王孙。” 唐·李白《猛虎行》:“暂到下邳受兵略,来投漂母作主人。” 李白《漂阳濑水贞义女碑铭》:“鲁姑弃子,以却三军之众;漂母进饭,没受千金之恩。” 宋·陆游《读穷居五字慨然有感》:“食非依漂母,菜不仰园官。” 元·萨都拉《醉歌行》:“草生金谷韩信饿,古来不独诗人穷。”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马周道:‘壁上诗句犹在,一饭千金岂可忘也。’” 明·陈子龙《闰秋杂感》:“淮阴纶饵朝还出,渭北星辰夜自高。” 清·赵执信《淮阴咏古》:“可怜一饭尚千金,百战功成乃尔报。” 清·徐昂发《淮阴侯钓台》:“蒯通不售三分策,漂母长留一饭恩。” 清·沈绍姬《淮阴侯》:“独有千金酬漂母,曾无一语感滕公。”


主谓 比喻受人恩惠,给予人以重报。语本《史记·淮阴侯列传》:“信钓于城下,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信至国,召所从食漂母,赐千金。”唐·沈亚之《旌故平卢军节士》:“夫举食于人,当渴饥之望也,~,未足者不能十金。”△多用于报答方面。→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忘恩负义


【典源】 《史记·淮阴侯列传》:“ (韩) 信钓于城下,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后韩信佐刘邦,封为楚王,“召所从食漂母,赐千金。” 《汉书·韩信传》亦载。

【今译】 韩信年轻时穷困无食,在城外钓鱼。有些妇女在河中漂洗絮,有一妇人见韩信饥饿,就把饭分给他吃,一连吃了几十天。韩信很感激,对妇人说:“我将来一定重重报答您。”妇人说:“我是可怜你才给你饭吃,难道还望你报答吗?”韩信封为楚王后,赐给妇人千金。

【释义】 后以此典表示知恩必报; 或表示士人未遇时生涯贫贱。

【典形】饭王孙、韩信饿、淮阴纶饵、漂母、漂母惠、漂母进饭、千金酬漂母、一饭恩、一饭千金、依漂母、寄食王孙、一饭王孙、千金酬一饭、淮阴困闾里、邂逅漂母、王孙钓、漂母恩。

【示例】

〔饭王孙〕 唐·崔国辅《漂母岸》:“秦时有漂母,于此饭王孙。”

〔韩信饿〕 元·萨都拉《醉歌行》:“草生金谷韩信饿,古来不独诗人穷。”〔淮阴纶饵〕 明·陈子龙《闰秋杂感》:“淮阴纶饵朝还出,渭北星辰夜自高。”

〔漂母〕 唐·李白 《猛虎行》:“暂到下邳受兵略,来投漂母作主人。”

〔漂母惠〕 晋·陶潜《乞食》:“感子漂母惠,愧我非韩才。”

〔漂母进饭〕 唐·李白《溧阳濑水贞义女碑铭》:“鲁姑弃子,以却三军之众; 漂母进饭,没受千金之恩。”

〔千金酬漂母〕 清·沈绍姬《淮阴候》:“独有千金酬漂母,曾无一语感滕公。”

〔一饭恩〕 清·徐昂发《淮阴侯钓台》:“蒯通不售三分策,漂母长留一饭恩。”

〔一饭千金〕 清·赵执信《淮阴咏古》:“可怜一饭尚千金,百战功成乃尔报。”

〔依漂母〕 宋·陆游《读穷居五字慨然有感》:“食非依漂母,菜不仰园官。”


【词语一饭千金】  成语:一饭千金汉语词典:一饭千金

猜你喜欢

  • 乘查人

    同“乘槎客”。查,同“槎”。唐孟浩然《岁暮海上作》诗:“借问乘查人,沧洲复谁在?”

  • 帝俞

    源见“都俞吁咈”。指君王的旨意。唐高適《真定即事奉赠韦使君二十八韵》:“隐轸推公望,逶迤协帝俞。”

  • 老马识途

    比喻富于经验的人能够在工作中起引导作用。春秋时期,管仲、隰朋二人随同齐桓公北伐孤竹,春天出征,到冬天才返师回国。由于历时较久,归国途中迷了路。管仲出主意说,老马的智慧是可以用的。于是将老马放在前面带路

  • 百无聊赖

    原作“无所聊赖”。聊赖:依靠,寄托。形容生活或感情没有依靠或寄托。公孙瓒(?-199年),字伯硅,辽西令支(今河北迁安西)人。原公孙瓒任郡吏,后以孝廉为郎,任辽东属国长史,因功封中郎将,与袁术、袁绍等

  • 天保九如

    《诗.小雅.天保》:“天保定尔,以莫不兴。如山如阜,如冈如陵,如川之方至,以莫不增……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连用九个“如”字,祝颂福寿永长。后遂以“天保九

  • 心去意难留

    见〔心去最难留〕。【词语心去意难留】  成语:心去意难留

  • 怖鸽禅枝

    源见“怖鸽”。形容人惶急寻求庇护。明汤显祖《紫箫纪.皈依》:“干不尽蜉蝣故事,安不迭怖鸽禅枝。”

  • 瀛壶

    同“瀛洲”。清杨焯《同石苓登天宁塔》诗:“瀛壶树影悬,洪涛拥川后。”【词语瀛壶】   汉语大词典:瀛壶

  • 范履霜

    宋代范仲淹之绰号。宋代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九:“范文正公喜弹琴,然平日止弹《履霜》一操,时人谓之‘范履霜’。”

  • 功德不在禹下

    禹:夏禹。传说中的古代圣君,以治理洪水有功,深受人民爱戴。 功德不在夏禹之下。 形容功劳极大。语出唐.韩愈《与孟尚书书》:“故愈尝推尊孟氏,以为功不在禹下者为此也。”鲁迅《准风月谈.我们怎样教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