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三令五申

三令五申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孙子武者,齐人也。以兵法见于吴王阖庐。阖庐曰:‘子之十三篇(即后世所传的《孙子兵法》),吾尽观之矣,可以小试勒兵(勒,约束,统帅。勒兵,指指挥兵士演阵作战)乎?’对曰:‘可。’阖庐曰:‘可试以妇人乎?’曰:‘可。’于是许之,出宫中美女,得百八十人。孙子分为二队,以王之宠姬二人各为队长,皆令持戟。令之曰:‘汝知而心与左右手背乎?’妇人曰:‘知之。’孙子曰:‘前,则视心;左,视左手;右,视右手;后,即视背。’妇人曰:‘诺。’约束既布,乃设铁钺(古代军法用以杀人的斧子),即三令五申之。于是鼓之右,妇人大笑。孙子曰:‘约束不明,申令不熟,将之罪也。’复三令五申而鼓之左,妇人复大笑。”

春秋时,吴王阖庐使孙武指挥宫庭妇女操演战阵,想观看孙子治军是否有方。孙武公布操练的约束后,三令五申,向宫女们提出要求,宣明法纪。一经演习,宫女们却嬉笑不能执行军令,于是斩左右队长,以严肃法纪,然后演阵无不中肯。由此可见孙子治军的严明。

后因以“三令五申”用指再三告诫。

汉.张衡《东京赋》:“三令五申,示戮斩牲。”(见《文选》卷三赋乙)又《文选》“东京赋”注引《尹文子》:“将战,有司请诰誓,三令五申之,既毕,然后即敌。”


并列 令,命令。申,表达,说明。再三地命令与说明告诫。语出《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出宫中美女得百八十人,孙子分为二队……约束既布,乃设铁钺,即三令五申之。”谌容《人到中年》:“中央~,要珍惜人才,落实知识分子政策,改善科技人员待遇,总不能到了下边就变成一句空话吧!”△用于上级对下级。→再三告诫


解释令:命令。申:告诫。形容再三命令与告诫。

出处史记·孙子吴起列传》:“约束既布,乃设斧钺,即三令五申之。”

孙武是春秋时著名的军事家,他因为通晓兵法受到吴王阖闾的接见。阖闾说:“你写的十三篇兵法我都看过了,能用来试试练兵吗?”孙武说:“可以。”阖闾又说:“能用妇女来试试吗?”孙武又说:“可以。”于是阖闾让孙武训练自己后宫的一百八十名美女。

孙武将宫女分为两队,让吴王宠爱的两个侍妾分别担任队长,并让每个宫女都拿着长戟。孙武下令说:“你们知道自己的心口、左右手以及后背吗?”宫女们都说知道。孙武又说:“向前看,就是朝心口所对的方向看;向左转,就是朝左手方向转;向右转,就是朝右手方向转;向后转,就是朝后背方向转。”宫女们回答:“是。”规矩宣布完后,孙武命令摆上斧钺等刑具,然后击鼓命令向右转,宫女们哈哈大笑。孙武说:“规矩不明、号令不清,是将领的过错。”于是又再三宣布了命令和规矩,然后击鼓命令她们向左转,宫女们又大笑起来。孙武说:“规矩号令已经交代清楚,如果还不听令,就是队长和士兵的过错了。”于是就要杀两个队长。吴王见孙武要斩他的爱姬,急忙派人传达命令说:“我已经知道您善于用兵了。如果没有这两个侍妾,我吃饭都感觉不到香甜,希望您不要杀她们。”孙武回答说:“我既已受命为将军,那么将领在军队中,国君的命令也可不接受。”于是杀了两个队长示众,重新选了队长。这时又击鼓为号,宫女们进退整齐,动作符合要求,再也没有人敢吭声了。

例句

临放暑假,班主任三令五申,要求同学们假期不许泡网吧。


【词语三令五申】  成语:三令五申汉语词典:三令五申

猜你喜欢

  • 瞻望弗及

    瞻:往前看。弗及:看不到。 表示人已去远望不见。语出《诗.邶风.燕燕》:“瞻望弗及,泣涕如雨。”《后汉书.独行传.范冉》:“(范冉)便起告违,拂衣而去,(王)奂瞻望弗及。”

  • 声明

    源见“声明文物”。原谓声音与光彩,后以喻声教文明。南朝 齐谢朓《和伏武昌登孙权故城》:“文物共葳蕤,声明且葱蒨。”五代 李宏皋《溪州铜柱记》:“天人降止,备物在庭,方振声明,又当昭泰。”【词语声明】 

  • 汉文却马

    《汉书.贾捐之传》:“(汉孝文皇帝)时有献千里马者,诏曰:‘鸾旗在前,属车在后,吉行五十里,师行〔三〕十里,朕乘千里之马,独先安之?’于是还马。”又见《太平御览》卷八九四“兽部.马二”引《汉书》。史称

  • 西陵履

    《文选》卷六〇晋.陆机《吊魏武帝文序》:“汝等时时登铜雀台,望吾西陵墓田。又云,余香可分与诸夫人,诸舍中(指众妾)无所为,学作履组卖也。”汉曹操临终时,曾分香给诸夫人,并嘱众妾学做履组而卖,以为生计。

  • 玉石火炎灰

    源见“玉石俱焚”。指玉石俱焚的遗迹,形容大面积的雪色。唐韩愈《咏雪赠张籍》:“鲸鲵陆死骨,玉石火炎灰。”

  • 衔须之风

    源见“温序须”。指慷慨就义的气概。《北史.郦道元传论》:“道元遭命,有衔须之风。”

  • 韩休市隐

    同“韩康卖药”。元丁复《赠杜一元》诗:“韩休市隐聊复嬉,下马每受台官知。”

  • 画雉

    北周庾信《周大将军陇东郡公侯莫陈君夫人窦氏墓志铭》:“归鞍辍露,采蘩废祀,室委眠蚕,衣留画雉。”倪璠注:“画雉,谓翟服也。翟,雉也。”古代王后、夫人之服用缯刻画之,缀以为饰。亦借以指后妃。唐温庭筠《鸡

  • 履曳星辰

    源见“郑履”。借指朝廷重臣。清袁枚《答敬斋公相》诗:“履曳星辰下殿迟,黄银腰带好威仪。”

  • 兔三窟

    源见“狡兔三窟”。谓藏身地方多,易于避祸。宋苏轼《过岭》诗之一:“平生不作兔三窟,今古何殊貉一丘?”【词语兔三窟】   汉语大词典:兔三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