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不度德,不量力

不度德,不量力

度( ㄉㄨㄛˊ duó ):衡量。 不衡量自己的德行和力量。 表示不自量力。语出《左传.隐公十一年》:“君子是以知息之将亡也;不度德,不量力,不亲亲,不征辞,不察有罪。”宋.萧常《续后汉书》卷七上:“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不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清.方苞《辛酉送钟励暇南归序》:“嵇绍仕非其义,而以身殉;刘琨不度德,不量力,动乎险中,以陷其亲,则不值矣。”清.谭嗣同《思纬氤氲台短书.报贝元征》:“迄乎今日,奄奄一息,自救之不遑,顾不度德,不量力,张脉偾兴,忽起而与能变法之日本战。如泰山压鸡子,如腐肉齿利剑,岂有一幸乎?”


其他度,衡量。不衡量自己的德行能否服人,不估计自己的能力是否胜任。《左传·隐公十一年》:“~,不亲亲,不征辞,不察有罪。”△多用于衡量自己方面。也作“不量其力”、“不自量”。


【词语不度德,不量力】  成语:不度德,不量力汉语词典:不度德,不量力

猜你喜欢

  • 镆耶

    同“莫邪”。耶,通“邪”。宋范仲淹《铸剑戟为农器赋》:“镆耶之锋,冰销于倏忽。”【词语镆耶】   汉语大词典:镆耶

  • 枫落

    见“枫落吴江”。宋陆游《秋兴》诗:“才尽已无枫落句,身存又见雁来时。”【词语枫落】   汉语大词典:枫落

  • 杨朱来哭

    《太平御览》卷四八七引《列子》:“随梧之死,杨朱抚其尸而哭。”后以“杨朱来哭”为哀吊亡友之典。唐王维《过沈居士山居哭之》诗:“杨朱来此哭,桑扈返于真。”

  • 代雨李靖

    参见:李靖代雨

  • 量体裁衣

    比喻读书很多,但不会使用的人。陆公,即陆澄(425-494年),字彦渊,吴郡吴(今江苏苏州)人。小时非常好学,博览群书,知之甚多,走路、吃饭、睡觉都手不释卷。始为宋太学博士,宋亡,累任齐给事中,尚书等

  • 若敖鬼

    《左传.宣公四年》载:楚 若敖氏的后代楚国令尹子文,担心他的侄儿越椒的行为将会使若敖氏灭宗,临死泣对族人说:“鬼犹求食,若敖氏之鬼不其馁而?”后来越椒叛楚,若敖氏终于灭绝。后遂以“若敖鬼”为绝嗣之典。

  • 两鸟停语

    唐韩愈《双鸟诗》:“双鸟海外来,飞飞到中州。一鸟落城市,一鸟集岩幽,不得相伴鸣,尔来三千秋。两鸟各闭口,万象衔口头。”后以“两鸟停语”喻人生愁闷。宋刘克庄《贺新郎.四用缕字韵为王实之寿》词:“又那知、

  • 搔首踟蹰

    搔首:用手挠头。踟蹰:来回走动。 形容焦躁不安。语出《诗.邶风.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宋.洪迈《夷坚甲志》卷六:“罗好学,每读书必研究意义。苟有得,则怡然长啸。或未会

  • 见微知著

    从微兆中看出事物发展的趋向。宋代苏洵《辨奸论》:“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连动 觉察事物的细小苗头,就能知道事物的发展趋势。语本《易经·系辞下》:“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

  • 秋水芙蓉

    见“芙蓉出水”。[例]一过十六,本来相貌平常的王小姐出落得如~,楚楚动人。【词语秋水芙蓉】  成语:秋水芙蓉汉语大词典:秋水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