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中流砥柱

中流砥柱

砥柱,亦作底柱,山名,屹立在三门峡附近的黄河中流。故常用中流砥柱以比喻能担当重任、支撑危局的个人或集团。齐景公有三个勇士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都有勇无谋,不懂礼仪。晏子设计使景公馈之二桃,让他们以次表功食桃,而使其争功自杀。其中古冶子在表功时说,我曾追随国君渡河,忽有一个大鼋从水中跃出,衔住国君马匹进入砥柱山下的激流之中。是我下水与之搏斗,历尽艰险,才杀死了大鼋。

【出典】:

晏子春秋·内篇谏下》:“……古冶子曰:‘吾尝从君济于河。鼋衔左骖,以入砥柱之中流。当其时也,冶少不能游,潜行,逆流百步,顺流九里,得鼋而杀之。’”

【例句】:

南宋·朱熹《朱文公集》卷24《与陈侍郎书》:“而二公在朝,屹然若中流之底柱,有所恃而不恐。”

元·丁鹤年《自咏》:“长淮横溃祸非轻,坐见中流砥柱倾。”


偏正 中流,河流的中央;砥柱,山名,指河南三门峡东,屹立于黄河激流之中的砥柱山。比喻坚强且能起支柱作用的人或力量。语本《晏子春秋·内篇谏下》:“吾尝从君济于河,鼋衔左骖,以入砥柱之中流。”张平《抉择》:“这些本应是国家~的工人们,他们本身的抗灾能力竟会是如此的微弱,如此的不堪一击?”△褒义。多用于描写在重大事件中起关键作用的人。也作“中流底柱”、“砥柱中流”。


解释砥柱:山名,在河南三门峡东,屹立在黄河激流中。比喻坚强而能起支柱作用的人或集体。

出处晏子春秋·谏下二四》:“吾尝从君济于河,鼋衔左骖,以入砥柱之中流。”

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是春秋时齐国的三位勇士,力大无比、武艺高强,他们同时为齐景公做事。齐国的国相晏婴欲图谋除掉他们,又畏惧他们的勇力,就让景公赏赐给他们三人两个桃子,让他们三人各自叙述自己的功劳,功劳大的才可以吃。

公孙接仰天而叹说:“晏子真是一个聪明人啊!他让国君用这种方法比试我们的功劳。假如不要桃子,会让人觉得无勇。但是人多桃少,确实必须比试功劳的大小才能决定谁吃桃子。我有一次杀死过大力怪兽、两次杀死过老虎。像我这样的功劳是无人可比的,可以吃个桃子。”说完他就拿了一个桃子走开了。

田开疆接着说:“我两次拿着兵器打退了军队!像我这样的功劳,也是无人可比的,也可以吃个桃子。”也拿走了一个桃子。

古冶子也接着说:“我曾经跟着国君渡黄河,一只巨鳖咬住左边拉车的马,拖入了河中激流。那时我年纪尚幼,不会游水,就憋着气沉到河底,逆流而行百步,顺流而行九里,找到巨鳖,然后杀死它。左手拿着马尾巴,右手举着大鳖头,像白鹤冲天一样跳出河面。渡口的人都说:‘黄河之神来了。’像我的功劳何人可比?你们两个为什么不把桃子给我拿回来?”古冶子边说边抽出宝剑站起来。

公孙接、田开疆说:“我们确实不如你勇敢,功劳也没你大。拿了桃子不让,这是贪婪;贪婪、抢功却还不死,更是无勇啊!”说完都把自己拿的桃子放了回去,然后自刎而死。古冶子说:“他们两个为分桃子这件事死了,我却独自活着,这是不仁;用言语羞辱他人、夸耀自己,这是不义;对自己的行为感到遗憾还不死,这是没有勇气。他们两人为了这事已经死了,我难道能自己独占桃子、独自活下去吗?”说完,古冶子也把桃子放回去,自刎而死了。


【词语中流砥柱】  成语:中流砥柱汉语词典:中流砥柱

猜你喜欢

  • 持盈保泰

    保住已成的事业,以求安定。《晋书.乐志》:“揽英雄,保持盈。”晋代葛洪《抱朴子.行品》:“每居卑而推功,虽处泰而滋恭者,谦人也。”指戒勉在富贵极盛时要小心谨慎,以免招祸。盈:盛满泰:平安。并列 处在极

  • 化凫

    源见“王乔凫舄”。借指知县。宋叶適《赵知县挽词》:“空闻割鸡笑,不见化凫留。”【词语化凫】   汉语大词典:化凫

  • 一叶蔽目

    42` 一片树叶遮住了眼睛。比喻目光为细小的东西所蒙蔽,看不清事物的本质和全局。《鹖冠子.天则》:“夫耳之主听,目之主明,一叶蔽目,不见泰山;两豆塞耳,不闻雷霆。”【词语一叶蔽目】  成语:一叶蔽目汉

  • 入不敷出

    敷(fū夫):够;足。此典是边宝泉提出清光绪年间的财政收入不够支出。边宝泉(?-1898年),字润民,镶红旗汉军人。同治二年(1863年)进士。同治十一年(1872年)任浙江道监察御史,上奏弹驳李鸿章

  • 空弮

    弮(quān圈):***。空弮:张弓而无箭可射。西汉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谈到导致自己残遭迫害的“李陵之祸”,其中说道:李陵率领的步兵不够五千人,远赴战场,到达匈奴王廷之地,这无异于垂饵于虎口,可是他在

  • 湛痴

    源见“床头周易”。指人怀才隐德,不合流俗而不被人理解。元郑元祐《顾氏绿阴亭》诗:“湛痴元自能谈《易》,嵇锻何妨善鼓琴。”

  • 樗栎

    《庄子.逍遥游》:“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涂,匠者不顾。”又《人间世》:“匠石之齐,至于曲辕,见栎社树……曰:‘散木也,以为舟则沉,以为棺椁则速腐,以为器

  • 没石饮羽

    源见“射石饮羽”。形容功力劲健精湛。朱东润《古文四象论述评》:“明代何、李、李、王之论,自后人视之,诚不免为大言炎炎,然其没石饮羽之技,诚有令人为之舌挢而不下者。”并列 比喻功力精湛。《史记》记载,汉

  • 乌乌歌

    同“乌乌击缶歌”。宋陆游《老叹》诗:“乌乌歌罢人谁问?咄咄书成自不知。”

  • 东篱风采

    源见“东篱菊”。指陶菊风采。宋 郑 清之《念奴娇.菊》词:“金阙栽培端正色,全胜东篱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