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书种

书种

读书种子,指把读书作为世业让子弟代代传下去。宋周密《齐东野语》卷二十《书种文种》条:“裴度常训其子云:‘凡吾辈但可令文种无绝,然其间有成功能致身万乘之相,则天也。’山谷云:‘四民皆坐世业,士大夫子弟能知忠信孝友,斯可矣。然不可令读书种子断绝。有才气者出,便当名世矣。’似祖裴语,特易文种为书种耳。练兼善尝对书太息曰:‘吾老矣,非求闻者,姑下后世种子耳。’余家有‘书种堂’,盖兼取二公之说云。”


【典源】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乙编卷五:“周益公云: 汉二献皆好书,而其传国皆最远。士大夫家,其可使读书种子衰息乎?”宋·周密《齐东野语》卷二十:“裴度常训其子云:‘凡吾辈但可令文种无绝。然其间有成功,能致身万乘之相,则天也。’山谷云:‘四民皆坐世业,士大夫子弟能知忠、孝、信、友,斯可矣,然不可令读书种子断绝。有才气者出,便当名世矣。’似祖裴语,特易文种为书种耳。”

【今译】 唐代裴度经常告诫自己的儿子,读书一定要文种世代相承,不能断绝。如果后代中有人成功,官至宰相高位,那则是天意了。宋代黄庭坚也说过类似的话,只是将“文种”一词换作“读书种子”。

【释义】 后以此典指世代相承的书香门第后代。

【典形】 传书种、书有种、书种、书种在、存书种。

【示例】

〔传书种〕 宋·杨万里《送李待制季允擢第》:“高文大册传书种,怨句愁吟恼化工。”

〔书有种〕 宋·陆游《闲游》:“五世业儒书有种,一生任运仕无媒。”

〔书种〕 宋·陆游《东斋杂书》之十二:“但令书种存,勿愧耕垅亩。”

〔书种在〕 清·金人瑞《临别又口号遍谢弥天大人》:“圣叹只留书种在,累君青眼看何如。”


【词语书种】   汉语词典:书种

猜你喜欢

  • 应星辰

    源见“星郎”。谓居郎官职位。唐郑谷《转正郎后寄献集贤相公》诗:“止陪鸳鹭居清秩,滥应星辰浼上玄。”

  • 赌紫香囊

    源见“紫囊赌谢”。指叔侄相聚,嬉戏行乐。唐韩翃《送崔秀才赴上元兼省叔父》诗:“行乐远夸红布旆,风流近赌紫香囊。”

  • 斋马清风

    源见“斋马”。称颂地方官居官清廉之风。明冯惟敏《朝天子.感述》曲:“斋马清风,甘棠遗爱,铁船儿再渡海。”【典源】《旧唐书·良吏传·冯元淑传》:“ (冯) 元淑,则天时为清漳令,政有殊绩,百姓号为神明。

  • 邻父之疑

    《韩非子.说难》:“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此二人说者皆当矣。厚者见戮,薄者见疑。”韩非举此例意在说明“非知之难,处知难

  •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有过错不改正,这才叫过错。语出《论语.卫灵公》:“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汉书.成帝纪》:“夫过而不改,是谓过矣。其罢昌陵及故陵,勿徙吏民,令天下毋有劝摇之心。”同书《李寻传》:“夫过而不改

  • 送故迎新

    原指某地送走旧官,又迎来新官。王嘉字公仲,平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汉哀帝时任御史大夫,后为丞相。王嘉为人刚直严毅,威望很高,哀帝很敬重他。汉哀帝初即位,想要匡正成帝时政治上的弊病,在政治措施上变动很

  • 示疾

    佛家语。凡佛菩萨和高僧得病,都称“示疾”。因为他们本身被认为是上天应机缘而示现之身,故得病谓示现有疾。唐刘轲《唐玄奘塔铭》:“自示疾至于升神,奇应不可殚纪。”殚( ㄉㄢ dān 丹):尽。【词语示

  • 更仆数

    源见“更仆难数”。谓计算。《明史.忠义传叙》:“仁、宣以降,重熙累洽,垂二百余载,中间如交阯之征,土木之变,宸濠之叛,以暨神、熹两朝,边陲多故,沉身殉难者,未易更仆数。”【词语更仆数】   汉语大词典

  • 田有封洫

    田地有沟洫( ㄒㄩˇ xǔ 序)疆界,比喻事物都各有区别。《左传.襄公三十年》:“子产使都鄙有章,上下有服。田有封洫,庐井有伍。”封:疆。洫:田间水道。【词语田有封洫】   汉语大词典:田有封洫

  • 迷下蔡

    源见“东墙窥宋”。形容女子艳丽动人。三国 魏阮籍《咏怀》诗之二:“倾城迷下蔡,容好结中肠。”唐温庭筠《春暮宴罢寄宋寿先辈》诗:“苏小风姿迷下蔡,马卿才调似临邛。”【词语迷下蔡】   汉语大词典:迷下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