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冒犯,违犯;韪,(wěi伟),是,对。冒天下之大不韪,形容冒犯了人们所公认的道理。公元前712年,息国发兵进攻相邻的郑国,结果大败而归。左丘明评论说,息侯犯了五大错误,犯了这“五不韪”,却去攻打别
获得富贵的希望。三国魏应璩《与侍郎曹长思书》:“王肃以宿德显授,何曾以后进见拔,皆鹰扬虎视,有万里之望。”【词语万里之望】 成语:万里之望
此典指张耳、陈馀由断颈无悔的刎颈之交到互相攻杀。后以此典比喻势利之交,不能善始善终。张耳(?——前202年),大梁(今河南开封)人。战国末为魏国外黄(今河南民权西北)令。秦末与陈馀同从武臣北定赵地。武
王侯将相本不是天生的,好男儿应当奋发自强,努力向上。 旧时鼓励人读书做官的常用语。语出《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小孙屠》:“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自家姓朱名杰,见在充本府正名司吏,满街都叫我做朱外郎。”
同“照胆镜”。元于立《次韵鉴中八咏.鉴湖》:“我爱鉴湖水,明如照胆铜。”
同“平康”。旧题宋尤袤《全唐诗话.裴思谦》:“思谦及第后,作红笺名纸十数诣平康里。”【词语平康里】 汉语大词典:平康里
源见“鹪鹩一枝”。指暂且找个安身的地方。明陈汝元《金莲记.焚券》:“况官舍不容寄迹,愧无尺地;将民房暂且安身,聊借一枝。”
源见“忠泉出井”。表现边将爱国守边的精诚感天动地。唐李瀚《蒙求》:“戴封积薪,耿恭拜井。”主谓 取后汉耿恭守疏勒,为匈奴所困,拜井得水的故事。语本《后汉书·耿弇传》:“恭以疏勒城旁有涧水可固,五月乃引
源见“竹马交迎”。称誉贤明的地方官吏受到百姓拥戴。明高启《送海昌守李使君》诗:“彼遮使君马,此迎使君车。”
见“滥竽充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