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云雨巫山

云雨巫山

战国楚.宋玉《高唐赋序》:“昔者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台,望高唐之观,其上独有云气,崪(音zú,高峻而险)兮直上(言云气像高耸险恶的山头,直冲而上),忽兮改容,须臾之间,变化无穷。王问玉曰:‘此何气也?’玉对曰:‘所谓朝云者也。’王曰:‘何谓朝云?’玉曰:‘昔者先王(楚怀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客,闻君游高唐,愿荐枕席。”王因幸之。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险要之处),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旦朝视之,如言。故为立庙,号曰‘朝云’。’……”

又宋玉《神女赋序》:“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浦,使玉赋高唐之事。其夜王寝,果梦与神女遇。”此事与楚怀王梦游高唐,幽会神女之事有别,后世吟咏用这一故实时,常将怀王与襄王相混淆,这一点应该说明。

楚襄王与宋玉到巫山去游历,襄王看到变化万千的云气,非常吃惊,便问宋玉是何气?宋说那是“朝云”,什么又是“朝云”呢?宋玉说,从前楚怀王游览高唐,白天忽然作了一个梦,梦见一个妇人,自称巫山神女,愿侍枕席,怀王因与合欢。神女临去时说,她身居巫山,“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后来就在山下立庙,名为“朝云”。

后世常用这个典故,如说巫山、高唐、云雨、阳台等,指男女幽会。唐李白《清平调》诗之二:“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刘禹锡《杨柳枝词二首》其二:“巫峡巫山杨柳多,朝云暮雨远相和。因想阳台无限事,为君回唱《竹枝歌》。”


见“巫山云雨”。唐·李白《清平调》:“一枝寒艳露凝香,~枉断肠。”也作“云雨高唐”。


【词语云雨巫山】  成语:云雨巫山汉语词典:云雨巫山

猜你喜欢

  • 戴渊剑

    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自新》:“戴渊少时,游侠不治行检,尝在江 淮间攻掠商旅。陆机赴假还洛,辎重甚盛,渊使少年掠劫。渊在岸上,据胡床,指麾左右,皆得其宜。渊既神姿峰颖,虽处鄙事,神气犹异。机于船屋

  • 原思病

    《庄子.让王》:“子贡曰:‘嘻!先生何病?’原宪应之曰:‘宪闻之,无财谓之贫,学而不能行谓之病。今宪贫也,非病也。’”事又见《韩诗外传》第一卷第九章、汉.刘向《新序.节士》、《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 跨下

    源见“胯下之辱”。指汉韩信受辱胯下事。晋葛洪《抱朴子.广譬》:“淮阴隐勇于跨下,不损其龙跃而虎视也。”【词语跨下】   汉语大词典:跨下

  • 迎车雉

    源见“萧芝雉随”。对野鸡的雅称。唐钱起《酬苗发员外宿龙池寺见寄》诗:“宁知待漏客,清夜此从容。暂别迎车雉,还随护法龙。”

  • 亲舆

    源见“潘舆”。旧时奉亲乘坐的板舆。借指居官迎养父母或致仕奉亲归田。宋张先《天仙子.公择将行》词:“坐治吴州成乐土,诏卷凤飞来圣语。亲舆乞得便藩归。”【词语亲舆】   汉语大词典:亲舆

  • 妖姬荡舟

    《左传.僖公三年》:“齐侯与蔡姬乘舟于囿,荡公,公惧变色,禁之不可。公怒,归之。”蔡姬荡舟致使齐侯恐惧而不知停止而被逐。后遂以“妖姬荡舟”形容妃妾行为轻狂。南朝 梁何逊《春夕早泊》诗:“娈童泣垂钓,妖

  • 折床

    《景德传灯录.湖南东寺如会禅师》:“〔如会〕初谒径山,后参大寂,学徒既众,僧堂内床榻为之陷折。时称折床会也。”后以“折床”形容与会僧众之多。宋余靖《广州南海县罗汉院记》:“四方之来,折床而勿拒。”【词

  • 鞭石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夷水》载:相传难留城(今湖北 宜昌)山上有一石洞,洞中有两块大石,俗名阴阳石。阴石常湿,阳石常燥。每遇水旱不调,百姓便进洞祈福。天旱则鞭打阴石得雨,雨多则鞭打阳石天晴。后遂以“鞭石

  • 唤朱游

    源见“朱游和药”。谓自裁。清赵翼《重过灵岩山馆》诗:“终是生平风雅报,及身得免唤朱游。”

  • 民以食为本

    见“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明·无名氏《拔宅飞昇》头折:“常言道大富由天,小富由勤,~。”【词语民以食为本】  成语:民以食为本汉语大词典:民以食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