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五月披裘

五月披裘

源见“披裘负薪”。表示清廉孤高,轶群超俗。唐李白《杭州送裴大泽时赴庐州长史》诗:“五月披裘者,应知不取金。”


【典源】 汉·王充《论衡·书虚》:“延陵季子出游,见路有遗金。当夏五月,有披裘而薪者。季子呼薪者曰:‘取彼地金来!’薪者投镰于地,嗔目拂手而言曰:‘何子居之高,视之下,仪貌之壮,语言之野也? 吾当夏五月披裘而薪,岂取金者哉!’季子谢之,请问姓字。薪者曰:‘子皮相之士也,何足语姓名!’遂去不顾。”晋·皇甫谥《高士传》亦载。

【今译】 春秋吴国延陵季子在齐国游览,见路上有丢落的金子。此时正当五月盛夏,见有位披着皮袄砍柴的人,季子叫住砍柴人说:“把地上金子拿来!”砍柴人将柴镰扔在地上,瞪着眼一甩手说:“您这人怎么地位高贵,眼光却那么短浅,仪表堂堂,语言却那么无礼呢?我盛夏五月披皮袄砍柴,难道是拾金子的人吗?”延陵季子连忙赔礼,请问他姓名。砍柴者说:“您是位以貌取人的人,不值得告诉姓名!”于是离去。

【释义】 后以此典指山林隐逸之人。

【典形】 披裘、披裘当夏、五月披裘、五月裘、披裘客、五月供垂钓。

【示例】

〔披裘〕 明·陈子龙《石斋先生筑讲坛于大涤山》之二:“此中堪大隐,何计访披裘。”

〔披裘当夏〕 北周·庾信《五月披裘负薪赞》:“披裘当夏,欲外为心。虽逢季子,不拾遗金。”

〔五月披裘〕 北周·庾信《小园赋》:“三春负锄相识,五月披裘见寻。”

〔五月裘〕 清·黄鷟来《挽赵来夫》之七:“一杯待设浇君酒,归去还披五月裘。”


【词语五月披裘】  成语:五月披裘汉语词典:五月披裘

猜你喜欢

  • 凤毛

    唐.李延寿撰《南史.谢超宗传》:“凤(指谢凤,他是晋谢灵运之子,早卒)子超宗。随父凤岭南,元嘉未得还。与慧休道人来往。好学有文辞,盛得名誉。选补新安王子鸾国常侍。王母殷淑仪卒,超宗作诔奏之,帝(宋武帝

  •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

    《后汉书.冯衍传》:“其事昭昭,日月经天,河海带地,不足以比。”意谓日月天天行经天空,江河日日流经大地。用以形容光明磊落或历久不衰,永恒不变。清.郑燮《焦山别峰庵雨中无事书寄舍弟墨》:“刘向《说苑》、

  • 隋珠荆璧

    同“隋珠和璧”。汉荀悦《汉纪.武帝纪六》:“立神明 通天之台,造甲乙之帐,络以隋珠荆璧。”见“随珠和璧”。汉·荀悦《汉纪·武帝纪六》:“立神明通天之台,造甲乙之帐,络以~。”【词语隋珠荆璧】  成语:

  • 葛巾乖角

    源见“林宗折巾”。谓摹仿高雅。北周庾信《示封中录》诗之二:“葛巾早乖角,菊径简经过。”

  • 下齐

    同“食其下齐国”。清吴伟业《夜宿阜昌》诗:“下齐功不细,奔赵事无成。”【词语下齐】   汉语大词典:下齐

  • 重摩铜狄

    源见“摩挲铜狄”。谓感慨文物悠久而世事多变。郁达夫《代洪开榜先生祝梁母邓太夫人八秩大庆》诗:“好待期颐觞咏日,重摩铜狄话沧桑。”

  • 挂瓢

    《太平御览》卷七六二引“琴操”:“许由无杯器,常以手捧水。人以一瓢遗之。由操饮毕,以瓢挂树。风吹树,瓢动,历历有声。由以为烦扰,遂取捐之。”旧以许由“挂瓢”比喻清高自守,隐居遁世。唐.骆宾王《送尹大赴

  • 触藩

    同“羝羊触藩”。唐骆宾王《早秋出塞寄东台详正学士》诗:“吊影惭连茹,浮生倦触藩。”【词语触藩】   汉语大词典:触藩

  • 康成小婢

    同“郑玄家婢”。清李渔《意中缘.嘱婢》:“有我这康成小婢经书熟,那怕他苏氏的新人对偶难。”

  • 善始令终

    同“善始善终”。三国 魏嵇康《琴赋》:“既丰赡以多姿,又善始而令终。”宋 王禹偁《右卫上将军赠侍中宋公神道碑》:“殊勋懿行,溢美于青编;善始令终,腾劳于明代。”见“善始善终”。宋·王禹偁《右卫上将军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