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亭伯投荒

亭伯投荒

后汉书.崔骃传》载:崔骃字亭伯,先任大将军窦宪府掾,宪擅权横行,崔骃多次劝谏。“及出击匈奴,道路愈多不法,骃为主簿,前后奏记数十,指切长短,宪不能容,稍疏之,因察骃高第,出为长岑长。骃自以远去,不得意,遂不之官而归。”后遂以“亭伯投荒”指被贬官流放。清吴兆骞《闰三月朔日将赴辽左》诗:“自伤亭伯远投荒,却悔平原轻赴洛。”


【典源】《太平御览》卷二三八引华峤《后汉书》曰:“崔骃字亭伯,辟大将军窦宪府掾。宪新辅政,贵重,掾三十人,皆故刺史、二千石,惟骃以处士年少,擢在其间。宪擅权骄恣,骃数谏之。出为长岑长,不得意,不之官而归。” 《后汉书·崔骃列传》亦载,“谏之”后作“及出击匈奴,道路愈多不法,骃为主簿,前后奏记数十,指切长短。宪不能容,稍疏之,因察骃高第,出为长岑长。骃自以远去,不得意,遂不之官而归。”注:“长岑,县,属乐浪郡,其地在辽东。”

【今译】 后汉崔骃 (字亭伯) 任大将军窦宪属官,窦新掌朝政大权,显赫之极,属官都是原先任高级官员的人,只有崔骃是未当过官的,提拔至此。窦宪擅权横行无忌,崔骃几次劝谏。后出击匈奴,行军中有许多不法的事,崔骃上书几十次,指责过失。窦宪很反感,不能容他,派他去边远的辽东去做长岑长,崔骃因地方僻远,不去而辞官归乡。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被贬官流放,郁郁不得意。

【典形】 惆怅崔亭伯、渡辽水、亭伯流离、亭伯投荒、往长岑、乐浪崔亭伯、亭伯路。

【示例】

〔惆怅崔亭伯〕 南朝陈·张正见《白头吟》:“惆怅崔亭伯,幽忧冯敬通。”

〔渡辽水〕唐·柳宗元《同刘二十八院长述旧言怀》:“还如渡辽水,更似谪长沙。”

〔亭伯流离〕 唐·李白《单父东楼秋夜》:“屈平憔悴滞江潭,亭伯流离放辽海。”

〔亭伯投荒〕 清·吴兆骞《闰三月朔日将赴辽左》·“自伤亭伯远投荒,却悔平原轻赴洛。”

〔往长岑〕 北周·庾信《拟咏怀》:“由来不得意,何必往长岑。”


猜你喜欢

  • 胥潮

    源见“伍胥潮”。指怒潮。清张问陶《端阳相州道中》诗:“好并胥潮湘水怨,今朝痛哭邺中人。”

  • 桃李满县

    源见“河阳一县花”。用以称颂地方官勤于政事,治理佳美。宋徐鹿卿《水调歌头.贺史宰受荐》词:“公为政,民不扰,吏无欺。春风桃李满县,当路几人知。”

  • 放鱼

    《孟子.万章上》:“昔者,有馈生鱼于郑子产(郑大夫,治郑掌权),子产使校人(管理池塘的人)畜之池。校人烹之。反命(回报)曰:‘始舍之,圉圉(音yǔ,侷促困顿的意思)焉,少则洋洋焉,攸然而逝。’子产曰:

  • 掘鼠馀

    源见“苏武节”。比喻谪居边地的穷困处境。鼠馀,野鼠穴中吃剩的草实。宋苏轼《客俎经旬无肉乃无一事》诗:“病怯腥咸不买鱼,尔来心腹一时虚。使君不复怜乌攫,属国方将掘鼠馀。”

  • 纺砖

    源见“弄璋弄瓦”。旧时为女孩的代称。明汤显祖《牡丹亭.训女》:“不枉了银娘玉姐,只做个纺砖儿,谢女班姬女校书。”一说,实指镇纺车之砖,见清王应奎《柳南随笔》二。【词语纺砖】   汉语大词典:纺砖

  • 於陵

    同“於陵仲子”。唐李商隐《初食笋呈座中》诗:“嫩箨香苞初出林,於陵论价重于金。”【词语於陵】   汉语大词典:於陵

  • 出言不逊

    逊:礼貌,谦恭。说话不客气,没有礼貌。张郃(?-231年),字义,河间鄚(今河北任丘)人。初从韩馥征黄巾,韩馥兵败,投奔袁绍,后改投曹操,为曹魏名将。魏明帝曹睿时率军与诸葛亮交锋,败马谡。后在战斗中中

  • 既生瑜,又生亮

    源见“同时瑜亮”。谓才力并高者同时降生。清孙枝蔚《与王贻上书》:“今京口则六朝三唐名士题咏之地也……乃欲起而夺席拔帜,为千余年重开生面,譬如既生瑜,又生亮,亦天地仅事矣。”

  • 勤能补拙

    宋邵雍《弄笔吟》:“弄假成真终是假,将勤补拙总输勤。”后以“勤能补拙”谓勤奋能弥补笨拙。理由《高山与平原》:“勤能补拙,熟能生巧。”主谓 勤奋地学习或工作能够弥补天分上的笨拙。语本唐·白居易《自郡斋,

  • 殉情奉倩

    源见“荀令伤神”。指为妻殉情的荀粲。景定成《杂忆十绝》之六:“殉情奉倩空千古,愁绝安仁只悼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