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

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

知:同“智”。 仁者发现“道”有“仁”的蕴涵就称之为“仁”;智者发现“道”有“智”的蕴涵就称之为“智”。 表示对同一问题,各人观察的角度不同,见解也就不同。语出《易.系辞上》:“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清.顾炎武《与友人论〈易〉书》:“然圣人之道,不以是而中绝也。故曰: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清.刘熙载《艺概.赋概》:“刘彦和《诠赋》曰:‘拟诸形容,象其物宜。’余论赋则曰:‘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六:“风诗三百,用意各有所在,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也引作〔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清.章学诚《文史通义.文理》:“夫书之难以一端尽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清.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既成格调,求无寄托,无寄托则指事类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猜你喜欢

  • 赤绳系

    同“赤绳绾足”。清 金如《兰陵女儿行》:“谓有赤绳系,我母昔口许。”

  • 载酒问奇字

    《汉书.扬雄传下》:“〔扬雄〕家素贫,嗜酒,人希至其门。时有好事者载酒肴从游学。而鉅鹿侯芭常从雄居,受其《太玄》、《法言》焉。”又:“刘棻尝从雄学作奇字。”“载酒”、“问奇字”本为二事,后人合为一典,

  • 瑶姬

    《昭明文选》战国楚宋玉《高唐赋》序:“妾,巫山之女也。”注引《襄阳耆旧传》:“赤帝女姚姬,未行而卒,葬于巫山之阳,故曰巫山之女。”“姚姬”同“瑶姬”。传说炎帝的女儿瑶姬,未嫁而早亡,埋葬于巫山南坡,被

  • 贤竹林

    源见“竹林七贤”。竹林七贤中,阮籍与阮咸为叔侄。后因以“贤竹林”为对他人叔侄的敬称。《儒林外史》四六回:“弟就要去拜虞博士并庄徵君贤竹林。”【词语贤竹林】   汉语大词典:贤竹林

  • 不足挂齿

    源见“何足挂齿”。谓不值得一提。袁鹰《深深的怀念》:“这对于以全心全意地为中国人民服务作为唯一宗旨的革命军队……从来是不足挂齿的。”述宾 挂齿,提起,谈到。不值得一提。魏树海《沂蒙山好》:“想当年,我

  • 狡兔死而良犬烹

    同“狡兔死,走狗烹”。《东周列国志》八三回:“吾闻狡兔死而良犬烹,敌国如灭,谋臣必亡。大夫何不存吴一线,以自为余地。”

  • 为真

    《史记.淮阴侯列传》:“(汉王)因复骂曰:‘大丈夫定诸侯,即为真王耳,何以假为!’乃遣张良往立信为齐王,征其兵击楚。”公元前二〇三年,汉全部征服了齐地。韩信派使臣送书信给刘邦,要求封他为假齐王,以镇抚

  • 百城自拥

    同“百城书拥”。清蒲松龄《唐太史命作生志》:“百城自拥,怜丛菊之留人;三字未居,喜幽兰之在谷。”

  • 无官一身轻,有子万事足

    没有官职一身轻松,有了子孙万事满足。 原是居官的人解除公职后自我安慰的话。 后也形容卸去了责任,希望有了寄托的适意心情。语出宋.苏轼《贺子由生第四孙斗老》:“无官一身轻,有子万事足。”《儿女英雄传

  • 伏尸流血

    《战国策.魏策四》:“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因以“伏尸流血”形容杀人众多。《汉书.主父偃传》:“古之人君一怒必伏尸流血,故圣王重行之。”亦谓人死亡。《魏书.昭成子孙传》:“天文多变,占者云:‘当有逆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