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使贪使愚

使贪使愚

比喻用人时要弃其所短,用其所长,使人尽其才。又作使愚使过。出自唐岑(cén涔)文本、侯君集事迹。岑文本(595-645年)字景仁,邓州棘(jí集)阳(今河南南阳南)人。隋末肖铣自称梁王时,曾以文本为中书侍郎。入唐后,累任秘书郎、中书舍人、侍郎、中书令等职,专典机要。后随唐太宗征高丽,死于幽州。侯君集(?-643年)豳(bīn彬)州三水(今陕西旬邑)人。唐初,因随李世民征讨有功,累迁左虞侯、车骑将军。曾参与玄武门之变。太宗即位后,历任兵部尚书、吏部尚书、宰相等职。在攻灭吐谷(yù玉)浑、高昌等战役中建有大功。但他攻下高昌之后,却随意把罪人配隶为奴婢,并私取珍宝、妇女,其部下也仿效他的行为,以致无法约束。为此,有关部门对他提出弹劾(hé核)。唐太宗遂诏令他到狱中接受审查。中书侍郎岑文本却认为,出师征战,主要应看其是否致胜。克敌立功者,即便贪财纵欲,也应有赏。无功者,即使勤慎洁己,也应受罚。善于用兵者,应该像兵法中所说那样:“使智使勇,使贪使愚”,即收其长而弃其短。唐太宗采纳了岑文本的意见,对侯君集不加惩治。其后,侯君集因参与太子承乾的谋反活动而被杀。

【出典】:

新唐书》卷94《侯君集传》3826-3827页:“及还京师,有司劾之。诏君集诣狱簿对。中书侍郎岑文本谏曰:……军法曰:‘使智,使勇,使贪,使愚。故智者乐立其功,勇者好行其志,贪者邀趋其利,愚者不计其死。’是以前圣使人,必收所长而弃所短。陛下宜申宥(yòu又)君集,俾复朝列,以劝有功。”

【例句】:

宋·范仲淹《范文正公集·让观察使第一表》:“前春延安之战,大挫国威,朝廷有使愚使过之议,遂及于臣。”


并列 指善于利用人的弱点,发挥其所长,以取得效果。《新唐书·侯君集传》:“军法曰:‘使智,使勇,使贪,使愚。故智者乐立其功,勇者好行其志,贪者邀趋其利,愚者不计其死。’是以前圣使人,必收所长而弃所短。”△用于使用人的策略方面。→使智使勇


【词语使贪使愚】  成语:使贪使愚汉语词典:使贪使愚

猜你喜欢

  • 放诸四海而皆准

    《礼记.祭义》:“夫孝……推而放诸东海而准,推而放诸西海而准,推而放诸南海而准,推而放诸北海而准。”后以“放诸四海而皆准”谓无论放在哪里都是正确的,具有真理的普遍性。梁启超《乐利主义之泰斗边沁之学说.

  • 范宣洁行

    南朝宋刘义庆撰《世说新语.德行》:“范宣洁行廉约。韩豫章(晋韩伯,曾任豫章太守,故称)遗绢百匹不受。减五十匹,复不受。如是减半,遂至一匹,既终不受。韩后与范同载,就车中裂二丈与范,云:“人宁可使妇无裈

  • 反离骚

    《汉书.扬雄传》:“又怪屈原文过相如,至不容,作《离骚》,自投江而死,悲其文,读之未尝不流涕也。以为君子得时则大行,不得时则龙蛇(比喻退隐),遇不遇命也,何必湛(同沈,沉没)身哉!乃作书,往往摭(拾也

  • 槁梧

    《庄子.德充符》:“倚树而吟,据槁梧而瞑。”后人诗文中或以指几,或以指琴。宋王安石《示公佐》诗:“吝据槁梧同不寐,偶然闻雨落阶除。”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破恶声论》:“望虽小陋,顾亦留弦于槁梧,仰孤星

  • 樊迟圃

    源见“樊迟之问”。泛指种菜。宋陆游《春雨》诗:“相呼长沮耕,分喜樊迟圃。”

  • 瞬息之间

    一转眼一呼吸之间,比喻时间极短。《北史.魏太武纪》:“(帝)雅长听察,瞬息之间,下无以措其奸隐。”【词语瞬息之间】  成语:瞬息之间汉语大词典:瞬息之间

  •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比喻要把事情办好,必须事先作好准备。孔子的学生子贡问怎样才能实行仁。孔子说,工匠要想把活干好,必须先把工具磨锋利。住在一个国家,就要给有德行的大夫效劳出力,同有德行的士交朋友。【出典】:《论语·卫灵公

  • 九转功成

    晋.葛洪《抱朴子.金丹》:“其一转至九转,迟速各有,日数多少,以此知之耳。其转数少,其药力不足,故服之用日多,得仙迟也;其转数多,药力成,故服之用日少,而得仙速也。”又“一转之丹,服之三年得仙……九转

  • 赋卖长门

    源见“长门赋”。指司马相如卖《长门赋》。清蒋敦复《貂裘换酒.题铁云山人〈卓女当垆〉传奇》词:“赋卖长门未,叹长卿,萧萧四壁,谋生何计?”

  • 文不加点

    《文选.祢衡.鹦鹉赋序》:“衡因为赋,笔不停缀,文不加点。”《初学记》十七引汉.张隐《文士传》:“吴郡张纯少有令名,尝谒骠骑将军朱据,据令赋一物然后坐,纯应声便赋成,文不加点。”《后汉书.祢衡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