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先人有夺人之心

先人有夺人之心

先人:走在人先。 行动在敌人之前,有夺取敌人之心的威慑力量。 意谓先发制人,可以摧毁敌人士气。语出《左传.昭公二十一年》:“《军志》有之:‘先人有夺人之心,后人有待其衰。’”同书《文公七年》:“先人有夺人之心,军之善谋也。”《旧唐书.陆贽传》:“怀光意虽不欲,然亦无计可施,是谓先人有夺人之心,疾雷不及掩耳者也。”《资治通鉴.唐纪.敬宗宝历元年》:“今朝廷但速除近泽潞一将充昭义节度使,令兼程赴镇,刘从谏未及布置,新使已至潞州,所谓‘先人有夺人之心’也。”《明史.夏原吉传》:“兵贵神速,卷甲趋之,所谓‘先人有夺人之心’也。”


猜你喜欢

  • 碧云

    南朝 梁江淹《杂体诗.效惠休〈别怨〉》:“日暮碧云合,佳人殊未来。”后以“碧云”喻远方,多用以表达离情别绪。唐韦应物《寄皎然上人》诗:“愿以碧云思,方君怨别馀。”宋柳永《倾杯》词:“最苦碧云信断,仙乡

  • 夜半有力

    源见“藏舟去壑”。谓自然规律力大无穷。清黄景仁《咏怀》之九:“造物用深文,夜半多有力。”

  • 红绳

    源见“月下老人”。代称婚姻或媒妁。《古今小说.木绵庵郑虎臣报冤》:“夫妻配偶是前缘,千里红绳暗自牵。”【词语红绳】   汉语大词典:红绳

  • 紫荆花

    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京兆田真兄弟三人,共议分财,赀皆平均,惟堂前一株紫荆树,共议欲破三片。明日就截之,其树即枯死,状如火然,真往见之,大惊,谓诸弟曰:‘树本同株,闻将分斫,所以憔悴,是人不如木也

  • 陵谷变

    《诗经.小雅.十月之交》:“百川沸腾,山冢举崩。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诗.小雅.十月之交》有“高岸为谷,深谷为陵”之语,说出了地形的自然变化。后遂用为咏世事或自然变迁之典。唐.崔途《过陶征君隐居》诗

  • 哀筝一曲

    源见“闻筝堕泪”。谓申述忠良受谗。宋严仁《水龙吟.题天风海涛呈潘料院》词:“更忆东山,哀筝一曲,洒沾襟泪。”

  • 不少概见

    少:稍,略微。概:梗概,大略。 不能略微见到一个梗概。 指很难见到。语出《史记.伯夷列传》:“余以所闻(许)由、(务)光义至高,其文辞不少概见,何哉?”司马贞索隐:“概是梗概,谓略也。盖以由光义至

  • 柏梁杯

    源见“柏梁宴”。指宫廷宴饮。唐张说《春晚侍宴丽正殿探得开字》诗:“喜承芸阁宴,幸奉柏梁杯。”

  • 重寸阴

    《淮南子.原道训》:“故圣人不贵尺之壁,而重寸之阴。”王隐《晋书》:“陶侃常语人曰:‘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凡俗,当惜分阴。’”(据《初学记》卷六引)相传大禹爱惜“寸阴”。古代以日晷为定时仪器,可以

  • 七十徒

    源见“七十人”。本指孔门众多的贤弟子。借指学子。唐杜牧《送王侍御赴夏口座主幕》诗:“君为珠履三千客,我是青衿七十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