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多听各方意见,就能明辨是非,只听一面之辞,就会昏暗不明。语出《资治通鉴.唐纪.太宗贞观二年》:“上问魏征曰:‘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对曰‘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宋.范祖禹《唐鉴》卷三引作“兼听则明,偏听则暗。”郭沫若《蔡文姬》四幕:“曹操:古人说,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看来是一点也不错的。”叶昌金《误解》(《长江日报》1993年2月11日):“所以对待人言也决不会偏听,而只能是兼听,‘偏听则暗,兼听则明’。”


见“兼听则明,偏信则暗”。郭沫若《蔡文姬》:“曹操:古人说:‘~。’看来一点也不错的。”


【词语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成语: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猜你喜欢

  • 偃月堂

    唐.郑棨《开天传信录》:“平康坊南街废蛮院,即李林甫旧第也。林甫于正寝之后,别创一堂,制度弯曲,有却月之形,名曰‘偃月堂。’土木华丽,剞劂精巧,当时莫俦也。林甫每欲破灭人家,即入月堂,精思竭虑,喜悦而

  • 五五

    《礼记.三年问》:“三年之丧,二十五月而毕。”五五相乘为二十五,汉时用以代称三年之丧。《隶释.汉堂邑令费凤碑》:“菲五五,缞杖其未除。”又《汉巴郡太守樊敏碑》:“遭离母忧,五五断仁。”【词语五五】  

  • 执鞭

    手拿鞭子为人驾驭车子,引申为景仰、追随别人的意思。《论语.述而》:“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史记.管晏列传》:“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忻:同“欣”。【词语执鞭

  • 梦蚁穴

    同“梦槐安”。宋黄庭坚《次韵十九叔父台源》诗:“闻道台源境,锄荒三径通。人曾梦蚁穴,鹤亦怕鸡笼。”

  • 士行折翼

    同“陶侃折翼”。士行,陶侃字。柳亚子《次韵答沫若》:“九天阊阖排云开,士行折翼登三台。”

  • 臧穀亡羊

    《庄子.骈拇》载:“臧与穀二人,相与牧羊,而俱亡其羊。问臧奚事,则挟策读书,问穀奚事,则博塞以游。二人者事业不同,其于亡羊均也。”策,鞭子。塞,通“簺”,一种赌博游戏的器具。后遂以“臧穀亡羊”谓为事不

  • 蹈海之志

    同“蹈海之节”。晋陆机《演连珠》之四八:“是以吞纵之强,不能反蹈海之志。”偏正 投海而死的志向。《文选·陆机〈演连珠〉》:“不能反~。”△用于赴难方面。

  • 杨叶穿的

    同“穿杨叶”。唐王起《和周侍郎见寄》:“杨叶纵能穿旧的,桂枝何须受新香。”

  • 茱萸女

    源见“重九登高”。唐俗重阳节登高饮宴的女侍。唐张谔《九日宴》诗:“归来得问茱萸女,今日登高醉几人?”【词语茱萸女】   汉语大词典:茱萸女

  • 清酒圣

    源见“中圣人”。谓清酒美好,把清酒称为圣人。宋梅尧臣《依韵和丁元珍见寄》:“在昔浊世贤,徒知清酒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