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冲锋陷阵

冲锋陷阵

亦作“冲坚陷阵”。陷:深入,攻破。向敌人冲锋,深入敌人阵地,形容打仗非常勇敢。崔暹(xiān,?-559年),字季伦,博陵安平(今河北安平)人,很受高欢的信任,任命他为御史中丞,监督百官。崔暹为人正直,不避权贵,尚书令司马子如,咸阳王坦不仅是高官显贵,而且二人还是高欢过去的邻里,崔暹也弹劾他们,二人都被罢官。内外官吏由此都很怕他。高欢对他非常赞赏,握着他的手慰劳说:“过去在朝中难道没有执法之官。天下贪婪之人很多,没有人出来弹劾他们。中尉你一心为国,不怕权贵,使得远近风气萧清,百官奉公守法。打仗勇敢的人大有人在,而当官能够秉公无私的人,我今天才见到啊。”

【出典】:

北齐书·崔暹传》卷30,404页:“高祖如京师,群官迎于紫陌。高祖握暹手而劳之曰:‘往前朝廷岂无法官,而天下贪婪,莫肯纠劾。中尉尽心为国,不避豪强,遂使远迩肃清,群公奉法。冲锋陷阵,大有其人,当官正色,今始见之。’”

【例句】:

梁书·曹景宗传》:“景宗为偏将,每冲坚陷阵,辄有斩获,以勋除游击将军。”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


并列 进击敌人,攻陷敌阵。形容作战勇猛或勇往直前的斗争精神。语出《北齐书·崔暹传》:“冲锋陷阵,大有其人。”刘卫华、张欣武《哈佛女孩刘亦婷》:“在孩子需要去~的时候,只要不至于把弦绷断,我们从来不会屈从于内心的软弱和伤感。”△描写作战勇敢。→出生入死 赴汤蹈火 万死不辞 冲坚毁锐 ↔望风而逃畏缩不前 望风丧胆


【词语冲锋陷阵】  成语:冲锋陷阵汉语词典:冲锋陷阵

猜你喜欢

  • 刚百炼

    源见“绕指柔”。形容久经锻炼,才艺精绝。宋辛弃疾《念奴娇.用韵答傅先之》词:“人道君才刚百炼,美玉都成泥切。”

  • 白璧生蓝田

    源见“蓝田生玉”。喻贤子弟生于名门。元刘诜《送范主一宪郎》诗:“范君绣衣家,白璧生蓝田。”

  • 花花世界

    宋文及翁《贺新郎.西湖》词:“回首洛阳花世界,烟渺黍离之地。”本指洛阳在牡丹盛开季节,全城都是花的世界。后用“花花世界”极言繁华兴盛之地。《金瓶梅词话》一回:“话说宋徽宗皇帝政和年间,朝中宠信高、杨、

  • 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

    和天地比长寿,和日月同光辉。 形容人的精神或事业伟大不朽。语出《楚辞.九章.涉江》:“登昆仑兮食玉英,吾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唐.陈子昂《窅冥君古坟记铭》:“独立物表,超世长存,与日月齐光,

  • 槎浮银汉

    同“槎泛银河”。清叶映榴《庚申夏至日起武威》诗:“目断燕支愁见月,槎浮银汉渡经年。”

  • 南腔北调

    清代赵翼《檐曝杂记.庆典》:“每数十步间一戏台,南腔北调,备四方之乐。”《儒林外史》第十一回:“壁上悬的画是楷书《朱子治家格言》,两边一副笺纸的联,上写着:‘三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后多用

  • 征大宛

    《汉书.西域传上》:“大宛国,王治贵山城,去长安万二千五百五十里。”“宛别邑七十余城,多善马。马汗血,言其先天马子也。张骞始为武帝言之,上遣使者持千金及金马,以请宛善马。宛王以汉绝远,大兵不能至,爱其

  • 十年一觉扬州梦

    在扬州十年,好似一场春梦。 后多形容旅居异地的落拓无聊。语出唐.杜牧《遣怀》:“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倖名。”宋.黄庭坚《鹧鸪天》:“甘酒病,废朝餐,何人得似醉中欢。十年一觉扬州梦,为报时人洗眼

  • 择祸莫若轻

    有两桩祸事供选择,自然选取其轻者。语出《国语.晋语六》:“范文子曰:‘择福莫若重,择祸莫若轻。’”韦昭注:“有二福择取其重;有二祸择取其轻。”《资治通鉴.唐纪.文宗太和九年》:“或曰:‘拒之必为患。’

  • 三尺孩童

    见“三尺童儿”。《西游补》5回:“美人诗选已遍中原,便是~,也知虞美人能词善赋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