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半部论语

半部论语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七:“杜少陵诗云‘小儿学问止《论语》,大儿结束随商贾’,盖以《论语》为儿童之书也。赵普再相,人言普山东人,所读者止《论语》,盖亦少陵之说也。太宗(赵匡义)尝以此论问普,普略不隐,对曰:‘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太祖(赵匡胤)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普之相业,固未能无愧于《论语》;而其言,则天下之至言也。”

宋史.赵普传》亦有赵普死后,家人在他的书箱中看到有《论语》二十篇的记载。

“半部论语”是宣扬儒术的典型说法,故后常以此用为推崇孔孟之道的典故。旧称“半部《论语》治天下”,典出于此。


见“半部论语治天下”。严复《救亡决论》:“从此天下事来,吾以半部《论语》治之足矣,又何疑哉! 又何难哉!”


【典源】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乙编卷一:“赵普再相,人言普山东人,所读者止《论语》,……太宗尝以此语问普,普略不隐,对曰:‘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太祖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

【今译】 宋代赵普再任宰相,有人说他为山东人,只读过《论语》一部书。太宗 (赵匡义) 曾以此问他,赵普回答说:“我平生所学,实在没有超出《论语》。从前以半部《论语》辅佐太祖(赵匡胤) 定天下,现欲以另半部《论语》辅佐陛下建立太平盛世。”

【释义】后以此典形容以学识辅佐君王。

【典形】半部、半部佐君王、鲁论半部。

【示例】

〔半部〕 明·汤显祖《牡丹亭》:“自占了江山,猛起宫殿,半部上山河不见。”

〔半部佐君王〕 清·钱谦益《龚孝升求赠塾师》之一:“何似东村赵学究,只将半部佐君王。”

〔鲁论半部〕清·杨潮观《开金榜朱衣点头》:“想鲁论半部大勋贤,岂少当年文献。”


【词语半部论语】  成语:半部论语汉语词典:半部论语

猜你喜欢

  • 穿窬

    《论语.阳货》:“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欤!”何晏集解:“穿,穿壁;窬,窬墙。”《孟子.尽心下》:“人能充无穿逾之心,而义不可胜用也。”赵岐注:“穿墙逾壁,奸利之心也。”指挖墙洞、爬墙头

  • 停年之格

    《魏书.崔亮传》:“亮乃奏为格制,不问士之贤愚,专以停解日月为断。虽复官须此人,停日后者终于不得;庸才下品,年月久者灼然先用。沉滞者皆称其能。亮外甥司空谘议刘景安书规亮曰:‘……宜须改张易调,如之何反

  • 广寒宫

    旧称月中仙宫为“广寒宫”。旧题唐代柳宗元撰《龙城录.明皇梦游广寒宫》记唐玄宗于八月望曰游月中,见一大宫府,“榜曰:‘广寒清虚之府’。”唐代鲍溶《六宿水亭》诗:“夜深星月伴芙蓉,如在广寒宫里宿。”【词语

  • 夜雨铃

    源见“夜霖铃”。表现凄凉怀念之情。清纳兰性德《南乡子》词:“卿自早醒侬自梦,更更,泣尽风檐夜雨铃。”

  • 红芙蓉

    唐.苏鹗《杜阳杂编》:“宝历二年,浙东贡舞女二人,曰飞鸾、轻风。帝琢玉芙蓉为歌舞台,每歌舞一曲,如鸾凤之音,百鸟莫不翔集。歌罢,令内人藏之金屋宝帐。宫中语曰:宝帐香重重,一双红芙蓉。”“红芙蓉”之事反

  • 徙薪曲突

    同“曲突徙薪”。晋葛洪《抱朴子.知止》:“徙薪曲突于方炽之火,纚舟弭楫于冲风之前。”清林则徐《和嶰翁祀灶原韵》:“徙薪曲突付一叹,踞觚听者休相瞋。”并列 原指为预防火灾,搬走灶旁的柴,将直的烟囱改成弯

  • 靴纹绉面

    宋欧阳修《归田录》卷二:“田元均为人宽厚长者,其在三司,深厌干请者,虽不能从,然不欲峻拒之,每温颜强笑以遣之。尝谓人曰:‘作三司使数年,强笑多矣,直笑得面似靴皮。’士大夫闻者传以为笑,然皆服其德量也。

  • 蔡泽年寿

    汉.司马迁《史记.范睢蔡泽列传》:战国燕人蔡泽,请唐举相面,“唐举孰视而笑曰:‘先生曷鼻(鼻如蝎虫),巨肩,魋颜(额头突出),蹙齃(紧皱眉头),膝挛。吾闻圣人不相,殆先生乎?’蔡泽知唐举戏之,乃曰:‘

  • 东方牍

    源见“三千牍”。借指向帝王的长篇上书。明唐寅《赠徐昌国》诗:“三千好献东方牍,来伴山人伴法王。”

  • 卖爵鬻官

    同“卖官鬻爵”。清 洪昇《长生殿.权哄》:“还说不朦蔽,你卖爵鬻官多少?贪财货竭脂膏。”见“卖官鬻爵”。清·洪昇《长生殿·权哄》:“还说不朦蔽,你~多少? 贪财货竭脂膏。”【词语卖爵鬻官】  成语: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