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枚乘传》:“复游梁,梁客皆善属辞赋,乘尤高。”西汉文学家枚乘善辞赋,尤以藻饰华美而著称。后人常以“枚藻”作为称美辞臣文藻的典故。唐.李峤《夏晚九成宫呈同僚》诗:“枚藻清词律,邹谈耀辩锋。”【词
同“风声鹤唳”。北周庾信《哀江南赋》:“闻鹤唳而心惊,听胡笳而泪下。”
用针线交锁连结,密合其缝,如古人结绸缪、同心制一类东西,取其紧紧连结、不能分开的意义。后来转用来比喻男女之间相思之情。明杨慎《升庵诗话》卷一:“古诗:文采双鸳鸯,裁为合欢被,著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
同“炊玉”。宋黄庭坚《再答景致》诗:“小人食珍敢取足,都城一饭炊白玉。”【词语炊白玉】 汉语大词典:炊白玉
万事万物我都具备了。 古代儒家认为客观世界的一切,都在自己的主观世界之中,只要反求诸己,就会得到一切。这是地道的主观唯心论。语出《孟子.尽心上》:“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后泛指自我满
源见“盐梅和鼎”。指宰辅重臣。《魏书.任城王澄传》:“臣诚才非台躬,智阙和鼎。”【词语和鼎】 汉语大词典:和鼎
源见“祸起萧墙”。谓兵乱起于内部。《后汉书.刘虞传》:“明公不先告晓,使得改行,而兵起萧墙,非国之利。”
同“秦火”。柳亚子《次韵奉和陈叔老三绝》之一:“南社于今?一年,新《南社集》未秦烟。”
同“寄陇头梅”。宋晏幾道《生查子》词:“多情美少年,屈指劳菲近。谁寄岭头梅,来报江南信。”
《史记.绛侯周勃世家》:“绛侯周勃者,沛人也。其先卷人,徙沛。勃以织薄曲为生,常为人吹箫给丧事,材官引强。”汉周勃年轻时曾靠编织蚕箔谋生。后以“织薄”咏出身微寒封侯之典。唐.李瀚《蒙求》:“周勃织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