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及亲三釜

及亲三釜

庄子.寓言》:“曾子再仕而心再化,曰:‘吾及亲,仕三釜而心乐;后仕三千钟而不洎(jì及也),吾心悲。’”

釜,量器,一釜为六斗四升。三釜,是古代下级官吏的俸禄数量。曾子认为,及时养亲这一点很重要,不要等到作了大官再去奉养父母,因为父母年老,可能等不到那时候。虽然职卑俸薄,只要能及时奉养双亲,也是很高兴的,否则到父母逝去来不及养亲,那将是令人悲伤追悔的憾事。后因用为及时孝亲之典。参见“曾子逮亲”。

宋.陆游《剑南诗稿》卷二《乡中每以寒食立夏之间者墳客夔适逢此时悽然感怀》:“守墓万家犹有日,及亲三釜永无期。”


【典源】《庄子·寓言》:“曾子再仕而心再化,曰:‘吾及亲仕,三釜而心乐;后仕,三千钟而不洎 (ji),吾心悲。’”

【今译】 曾子再度做官,心境与前不同,他说:“我在父母健在时做官,即使只有三釜的俸禄也快乐; 后来做官,虽然有三千钟的俸禄,而父母已不在了,我心里是悲伤的。”古代量度,一钟等于十釜。三釜为古代小官的俸禄。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为养亲而出仕;也指官俸微薄。

【典形】 及亲三釜、亲老须三釜、三釜、三釜薄、三釜恋、三釜养、仕三釜、三釜望、三釜称荣食、三釜不及亲。

【示例】

〔及亲三釜〕 宋·范成大《王希武通判挽词》:“及亲三釜养,遗子一经传。”

〔亲老须三釜〕 宋·陈师道《送赵教授》:“可堪亲老须三釜,又着儒冠忍一羞。”

〔三釜〕 宋·王令《送庭老罢尉金坛》:“莫叹一官淹圣代,聊将三釜慰慈亲。”

〔三釜薄〕 宋·陆游《柴怀叔殿院世彩堂》:“万钟苦晚三釜薄,人生此恨十八九。”

〔三釜恋〕 宋·杨万里《待次临漳诸公荐之》:“更须三釜恋,未放两眉开。”

〔仕三釜〕 唐·元稹《追封李逊母崔氏》:“曾参仕三釜而其心甚乐,乐及于亲也。”


猜你喜欢

  • 安步当车

    指不乘车而从容步行。战国时期,齐宣王在位期间,见到了齐国的隐士颜斶(chù)。齐王叫他,你过来。颜斶也说,你到这里来。齐宣王十分不高兴,宣王手下人也责怪颜斶不懂礼貌。颜斶回答说,我如到王跟前是贪慕权势

  • 商祈

    源见“汤祷桑林”。谓必应的仁君之祈。明李东阳《正德丙寅正月二日雪》诗:“却讶桑林才六事,也能招格应商祈。”【词语商祈】   汉语大词典:商祈

  • 蘧生年

    同“蘧玉行年”。唐权德舆《刘绍相访夜话因书即事》诗:“但令静胜躁,自使癯者肥。不待蘧生年,从此知昔非。”

  • 陇头梅

    源见“陆凯传情”。借指远方亲友的音讯。唐宋之问《题大庾岭北驿》诗:“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 衔环背鞍

    源见“黄雀报”、“垂缰之恩”。谓感恩图报。《水浒传》十二回:“杨志若得寸进,当效衔环背鞍之报。”

  • 祖楫

    同“祖生击楫”。清刘献廷《题宝相寺东壁》诗:“渡江思祖楫,卜宅忆陶篱。”

  • 四明狂客

    四明:山名,在今浙江省境内。是对唐代著名诗人、书法家贺知章的称呼。亦略称“狂客”。贺知章(659-744年),字季真。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人。武则天证圣年间举进士,官至秘书监。其人性格旷达豪爽,经常

  • 班女扇

    源见“班姬咏扇”。比喻失宠受冷落者。南朝 梁刘孝绰《校书秘书省对雪咏怀》:“耻均班女扇,羞俪曹人衣。”亦用以形容圆月或雪色。唐李端《贺李舍人直中对月见寄》诗:“素魄近成班女扇,清光远似庾公楼。”唐李峤

  • 视肉

    谓无才能。《史记.李斯列传》:“处卑贱之位,而计不为者,此禽鹿视肉,人面而能强行者耳。”司马贞《索隐》,“言禽兽但知视肉而食之,庄子及苏子曰:‘人而不学,譬之视肉而食。’”又指传说中的兽名。《山海经.

  • 愈风

    同“愈头风”。清方文《赠宋份臣》诗:“蹈海曾编德祐史,愈风不草建安文。”【词语愈风】   汉语大词典:愈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