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响遏行云

响遏行云

列子.汤问》:“薛谭学讴(歌唱)于秦青,未穷(学完,学尽)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弗,不之;弗止,不之止,即不止之,之代薛谭),饯于郊衢(城邑外四通八达的道路旁)。抚节(抚,拍,击;抚节即打着拍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阻止)行云。薛谭乃谢(认错,道歉)求反(返),终身不敢言归。”

秦青的歌声,超尘拔俗,非同凡响,他的歌声以至能阻遏行云,使之留恋不去。

“响遏行云”后常用以形容歌声乐曲高妙超绝。唐赵嘏《闻笛》诗:“谁家吹笛画楼中,断续声随断续风。响遏行云横碧落,清和冷月到帘栊。兴来三弄有桓子,赋就一篇怀马融。曲罢不知人在否,余音嘹亮尚飘空。”


主谓 遏,阻止。行云,云彩飘动。声音响亮,把浮云都止住了。形容歌声嘹亮。《列子·汤问》:“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梁实秋《雅舍小品》:“抚节悲歌的时候,不妨声振林木,~。”△褒义。多形容歌唱技艺的绝妙高超。↔阗然无声。也作“高遏行云”、“游响停云”。


【典源】 《列子·汤问》:“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晋·张华《博物志》亦载,文大略同。

【今译】 古代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尚未掌握秦青的全部技艺,自以为完全学会了,于是辞别。秦青没有留他,在郊外路边为他饯行,秦青打着节拍,慷慨悲歌,歌声高亢嘹亮,振动林木,响彻天空,连行云也止住不动。这时薛谭才知自己不足,向秦青谢过,请求继续学习,从此再不敢提起回家。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歌声嘹亮动听。

【典形】 白云遏、唱歌云欲聚、遏行云、遏云、遏云歌、遏云妙响、歌声入青云、歌云、留云歌、秦讴、秦云、清歌驻白云、绕行云、入行云、响遏青云、响振林木、驻云、遏云讴、穿云衢、响遏碧云、歌响行云住、清唱云不去、响遏珠尘、林木激越、听歌云断、云绕扇。

【示例】

〔白云遏〕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

〔唱歌云欲聚〕 北周·庾信《游山》:“唱歌云欲聚,弹琴鹤欲舞。”

〔遏行云〕 五代 · 魏承班 《玉楼春》:“声声清响遏行云,寂寂画梁尘暗起。”

〔遏云〕 唐·张祜《边上逢歌者》:“垂老秋歌出塞庭,遏云相付旧秦青。”

〔遏云歌〕 唐·罗隐《春思》:“蜀国暖迥溪峡浪,卫娘清转遏云歌。”

〔歌声入青云〕 唐·李商隐《戏题枢言草阁》:“歌声入青云,所痛无良媒。”

〔歌云〕 宋·杨亿《无题》:“才断歌云成梦雨,斗回笑电作嗔霆。”

〔留云歌〕 宋·张枢《壶中天·月夕登绘幅堂》:“赋雪词工,留云歌断,偏惹文箫怨。”

〔秦讴〕 宋·吴文英《声声慢·闰重九饮郭园》:“知道池亭多宴,掩庭花,长是惊落秦讴。”

〔秦云〕 唐·罗隐《江都》:“歌听丽句秦云咽,诗转新题罗锦铺。”

〔清歌驻白云〕 宋·黄庭坚《鹧鸪天》:“与君更把长生碗,略为清歌驻白云。”

〔绕行云〕 唐·李白《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清风吹歌入空去,歌曲自绕行云飞。”

〔入行云〕 唐·苏轼《台头寺雨中送李邦直》之一:“清歌窈眇入行云,云为不行天为泣。”

〔响遏青云〕 五代·欧阳炯《花间集序》:“名高白雪,声声而自合鸾歌; 响遏青云,字字而偏谐凤律。”

〔响振林木〕 唐·白行简 《李娃传》:“举声清越,响振林木,曲度未终,闻者欷歔掩泣。”

〔驻云〕 宋·苏轼《苏州闾丘江君二家雨中饮酒》:“已烦仙袂来行雨,莫遣歌声便驻云。”


【词语响遏行云】  成语:响遏行云汉语词典:响遏行云

猜你喜欢

  • 子陵

    源见“羊裘钓”。借指严姓的高士。唐刘长卿《对酒寄严维》诗:“门前七里濑,早晚子陵过。”【词语子陵】   汉语大词典:子陵

  • 扬子宅

    同“扬雄宅”。晋左思《咏史诗》:“寂寂扬子宅,门无卿与舆。”唐杜牧《川守大夫刘公早岁寓居敦行里肆》诗:“昔为扬子宅,今是李膺门。”

  • 捐金沉珠

    汉.陆贾《新语.术事》:“珠玉无用而宝之于身,故舜弃黄金于崭岩之山,捐珠玉于五湖之川,以杜淫邪之欲,绝琦玮之情。”舜把黄金抛到山中,把珠玉抛到河湖中去,是为了杜绝贪财爱宝的庸俗贪欲。后以“捐金沉珠”用

  • 章甫缝掖

    《礼记.儒行》:“丘少居鲁,衣逢掖之衣;长居宋,冠章甫之冠。”逢,通“缝”。章甫,商代的一种冠,后用以称儒者之冠。缝掖,大袖单衣,古儒者所服。后遂以“章甫缝掖”指儒者或儒家学说。明高启《送吕山人入道序

  • 宰社

    同“宰肉”。唐 周昙《咏史诗.曲逆侯》:“一朝如得宰天下,必使还如宰社时。”

  • 猿公术

    源见“白猿公”。指高明的剑术。张素《金缕曲.题钝剑花前说剑图》词:“少年时曾受猿公术,须发在,未全白。”

  • 鳌背庭

    同“鳌背楼台”。唐孟郊《石淙》诗之五:“飘飘鹤骨仙,飞动鳌背庭。”

  • 路人皆知

    源见“司马昭之心”。指人所共知的野心。清黄宗羲《御史余公墓志铭》:“尾大末强,路人皆知,不敢声扬,公独奋笔。”《野叟曝言》七二回:“秦桧之恶,路人皆知。”主谓 过路人个个都知道。比喻人所共知。语本《汉

  • 有巢氏

    传说中上古时代教人构木为巢,使人们开始巢居的人。《韩非子.五蠹》:“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曰‘有巢氏’。”【词语有巢氏】   汉

  • 猫鼠同处

    见“猫鼠同眠”。【词语猫鼠同处】  成语:猫鼠同处汉语大词典:猫鼠同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