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嗜痂之癖

嗜痂之癖

嗜:非常喜好。痂:伤口、疮口愈合后所结成的干皮。癖:积久成习的爱好。爱吃疮痂的一种癖性。形容人的嗜好乖僻。刘邕,南朝宋人,刘穆之的儿子。特别喜欢吃疮痂,说味道像鳆鱼那样鲜美,以至于他手下的官吏不论有无罪责都处以鞭笞,为的是伤口结痂给他吃。一次,刘邕到孟灵休家,孟灵休先前患灸疮,有一个疮痂脱落在床上,刘邕拿起来吃了。孟灵休大惊失色,便把疮痂都揭下来让他吃,以至于全身流血不止。

【出典】:

宋书》卷42《刘穆之传》1308页:“尝诣孟灵休,灵休先患灸疮,疮痂落床上,因取食之。灵休大惊。……灵休疮痂未落者,悉褫取以饴邕。”

【例句】: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四·罗刹海市》:“异史氏曰:‘花面逢迎,世情如鬼。嗜痂之癖,举世一辙。’” 郭沫若《新陈代谢》:“例如喜欢墨家,便连墨家崇拜鬼神都要替它辩解,或说出一番民主的意义出来,那未免近于嗜痂成癖了。”


偏正 嗜,嗜好;痂,疮口或伤口上的硬壳;癖,习惯性的爱好。指怪诞的嗜好。《南史·刘穆之传》:“穆之孙邕,性嗜食疮痂,以为味似鳆鱼。”鲁迅《热风·对于批评家的希望》:“他却可以有几条希望,就是望吃菜的没有‘~’……”※癖,不读作pì。△贬义。多用于指不好的习惯。→逐臭之夫。也作“嗜痂成癖”。


【词语嗜痂之癖】  成语:嗜痂之癖汉语词典:嗜痂之癖

猜你喜欢

  • 择子莫如父

    《左传.昭公十一年》:“王问于申天宇曰:‘弃疾在蔡,何如?”对曰:择子莫如父,择臣莫如君。’”意谓知子莫如父。

  • 履霜青女

    同“青女”。指掌管霜雪的女神。清钱谦益《和盛集陶落叶诗》之二:“倚月素娥徒有树,履霜青女正无衣。”

  • 折步

    同“折腰步”。唐李端《妾薄命》诗:“折步教人学,***与客熏。”【词语折步】   汉语大词典:折步

  • 予违汝弼

    违:过失。弼:纠正,辅助。 我有过失,你应当帮助我。 古代帝王勉励臣属随时帮助自己改正错误的话。语出《书.益稷》:“予违汝弼,汝无面从,退有后言。”孔安国传:“我违道,汝当以义辅正我。”《隋书.高

  • 骂座

    同“骂坐”。清蒲松龄《灌仲孺论》:“独是粗莽骂座,识者短其无术。”高旭《海上怀陈去病》诗:“骂座非关灌夫醉,哀时须识步兵狂。”【词语骂座】   汉语大词典:骂座

  • 楚执珪

    源见“庄舄越吟”。指越人庄舄。因其仕楚为执珪官,故称。唐杜甫《卜居》诗:“归羡辽东鹤,吟同楚执珪。”【词语楚执珪】   汉语大词典:楚执珪

  • 锦还

    同“衣锦还乡”。清周亮工《送王将军还里暂迟湖上》诗:“一曲《临江仙》自好,锦还未必胜生还。”《聊斋志异.叶生》:“先生奋迹云霄,锦还为快。”【词语锦还】   汉语大词典:锦还

  • 槟榔一斛

    参见:求槟榔

  • 亚夫得剧孟

    《史记.吴王濞列传》:“七国反书闻天子,天子乃遣太尉条侯周亚夫将三十六将军,往击吴楚。”“条侯将乘六乘传,会兵荥阳。至洛阳,见剧孟,喜曰:‘七国反,吾乘传至此,不自意全。又以为诸侯已得剧孟,剧孟今无动

  • 遵养晦时

    同“遵养时晦”。唐 陈子昂《感遇》诗之十一:“浮云不足贵,遵养晦时文。”见“遵养时晦”。唐·陈子昂《感遇》:“浮云不足贵,~文。”【词语遵养晦时】  成语:遵养晦时汉语大词典:遵养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