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图反之诮

图反之诮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初,晋侯之竖头须,守藏者也(注:晋侯,晋文公;竖,未成年之孩童;守藏,保管财物)。其出也,窃藏以逃,尽用以求纳之。及入,求见。公辞焉以沐。谓仆人曰(以下头须语):‘沐则心覆,心覆则图反(意思是说,沐发低头,其心倒置,心倒则言悖于常。图反,图谋之事反于正常道理。),宜吾不得见也。居者为社稷之守,行者为羁绁之仆(居者,指文公;行者,自指),其亦可也,何必罪居者?国君而仇匹夫,惧者其众矣。’仆人以告,公遽见之。”

竖子头须欲见晋文公而请求接纳,文公以正在洗发加以拒绝。头须指出这种拒见的做法,是心态不正常的表现。他认为,身为国君,应礼贤下士,广泛接触民众,倾听各种意见,如果仇视平民百姓,其于邦国则是不利的。晋文公对于头须“图反”的讥诮非常重视,便立即接见了他。后因用为讥诮的典故。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晋文公以沐辞竖头须,致有图反之诮。门不停宾,古所贵也。”


猜你喜欢

  • 荣公三乐

    《列子.天瑞》:“孔子游于泰山,见荣启期行乎郕之野,鹿裘带索,鼓琴而歌。孔子曰:‘先生何以为乐?’曰:‘天生万物,惟人为贵,吾得为人,一乐也;男贵女贱,吾得为男,二乐也;人生有不见日月、不负襁褓者,吾

  • 入不敷出

    敷(fū夫):够;足。此典是边宝泉提出清光绪年间的财政收入不够支出。边宝泉(?-1898年),字润民,镶红旗汉军人。同治二年(1863年)进士。同治十一年(1872年)任浙江道监察御史,上奏弹驳李鸿章

  • 德曜

    源见“举案齐眉”。旧时为贤妻的典范。宋苏轼《次秦少游韵赠姚安世》:“问羊独怪初平在,牧豕应同德曜看。”【词语德曜】   汉语大词典:德曜

  • 巨灵开山

    《文选》卷二东汉.张平子(衡)《西京赋》:“缀以二华,巨灵贔屃,高掌远蹠,以流河曲,厥迹犹存。”三国吴.薛综注:“华,山名也。巨灵,河神也。……古语云,此本一山,当河水过之而曲行,河之神以手擘开其上,

  • 兽壶敲玉

    源见“唾壶击缺”。谓持才不得施展,慨慷苦闷。元张可久《水仙子.青衣洞天》:“鹤羽携风采药忙,兽壶敲玉悲歌壮。”

  • 范母

    汉代范滂之母。汉灵帝时大诛党人,范滂临入狱前,其母与之诀别,曰:“汝今得与李、杜齐名,死亦何恨,既有令名,复求寿考,可兼得乎?”后世常以范母作为贤母的典型。见《后汉书.范滂传》。李、杜:当时的大名士李

  • 锦还

    同“衣锦还乡”。清周亮工《送王将军还里暂迟湖上》诗:“一曲《临江仙》自好,锦还未必胜生还。”《聊斋志异.叶生》:“先生奋迹云霄,锦还为快。”【词语锦还】   汉语大词典:锦还

  • 不加点

    源见“文不加点”。形容文思敏捷。唐李商隐《撰彭阳公志文毕有感》诗:“延陵留表墓,岘首送沈碑。敢伐不加点,犹当无愧辞。”

  • 圣人无常师

    唐.韩愈《昌黎先生集.师说》(卷一二):“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宏、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 食蔗

    源见“渐入佳境”。喻境遇趋好或兴味转浓。宋陈与义《观我斋再分韵得下字》诗:“平生功名手,嗜静如食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