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庶人:老百姓。议:非议,批评。 天下太平,老百姓就不会议论纷纷。语出《论语.季氏》:“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宋书.王敬弘传》:“太祖尝问为政得失,敬弘对曰:‘天下有道,庶人不议。’上高其言。”宋.徐度《却扫编》卷中:“梦得闻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今举籍上书之人名氏刻之于石,以昭示来世,恐非所以彰先帝之盛德也。”明.伍袁萃《贻安堂稿.丝集.议事篇》:“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自古明盛之世,圣人可谤,又未尝不可以议。”清.金圣叹《水浒传》一回批文:“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天下无道,则庶人议矣。”清.魏源《默觚下.治篇十二》:“汉宋太学之士皆得上书,明初耆老皆得召见,往往关系国家大计,公议无不上达,斯私议息。夫是之谓‘天下有道,庶人不议’也。”鲁迅《且介亭杂文.田军作〈八月的乡村〉序》:“人民在欺骗和压制之下,失了力量,哑了声音,至多也不过有几句民谣。‘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就是秦始皇、隋炀帝,他会自承无道么?百姓就只好永远箝口结舌,相率被杀被奴。”


猜你喜欢

  • 西山薇蕨

    源见“采薇”。借指坚持节操的隐士。金元好问《太原》诗:“南渡衣冠几人在,西山薇蕨此生休。”

  • 倒履出迎

    同“倒屣迎宾”。宋朱弁《曲洧旧闻》卷二:“叔弼既到门,尧夫倒履出迎之,甚喜。”

  • 苌弘化血

    同“苌弘化碧”。清 沈瑜庆《述忆》诗:“读史传书执手悲,苌弘化血伤心碧。”

  • 黄石编

    同“黄石略”。明袁宏道《相逢行》:“壁上荣启图,手里黄石编。”【词语黄石编】   汉语大词典:黄石编

  • 承露杯

    源见“金铜仙人”。指承露的玉杯。北周庾信《奉和示内人》:“空取流霞气,时添承露杯。”

  • 刘章歌田

    指刘章侍奉吕太后宴饮,唱一首耕田歌,内有不同苗种,要铲除掉。暗示不是刘氏而王之人,要铲除掉。后以此典比喻胆识豪壮,不畏权势。 刘章是汉高祖刘邦庶长子齐悼惠王刘肥之子。刘章在宫禁中值宿警卫,吕太后封他为

  • 哭寝门

    《礼记.檀弓上》:“伯高死于卫,赴于孔子。孔子曰:‘吾恶乎哭诸?兄弟,吾哭诸庙;父之友,吾哭者庙门之外;师,吾哭诸寝;朋友,吾哭诸寝门之外。’”古时丧礼规定:亲兄弟在庙内哭;父亲的朋友在庙外哭,师长在

  • 兼弱攻昧

    相传夏桀时政局衰弱昏昧,商汤曾加以征伐兼并。《书.仲虺之诰》:“佑贤辅德,显忠遂良。兼弱攻昧,取乱侮亡。推亡固存,邦乃其昌。”后亦用以指吞并弱小,攻取政治腐败的国家。连动 吞并弱小国家,讨伐昏庸糊涂的

  • 陶庐柳

    同“陶潜柳”。唐刘禹锡《和乐天闲园独赏》:“陶庐柳可爱,潘宅雨新晴。”

  • 年方伯玉

    源见“蘧瑗知非”。指年龄刚到五十岁。唐刘禹锡《答柳子厚》诗:“年方伯玉早,恨比四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