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灵威丈人”。明夏完淳《寒泛赋》:“未受灵威之简,难逢苍水之精。榜人再唱,客子数惊。”【词语灵威】 汉语大词典:灵威
同“千头木奴”。唐皮日休《陈先辈故居》诗:“千株橘树唯沽酒,十顷莲塘不买鱼。”
源见“高行”。指贞妇毁容守节。《红楼梦》九二回:“宝玉又讲那曹氏的引刀割鼻及那些守节的。巧姐听着更觉肃敬起来。”【词语引刀割鼻】 成语:引刀割鼻汉语大词典:引刀割鼻
源见“峄阳孤桐”。指精美的琴。明 汤式《一枝花.赠会稽吕周臣》套曲:“张玩着《辋川图》四壁烟云驰骤,拨剌着峄阳琴一帘风雨飕飕。”【词语峄阳琴】 汉语大词典:峄阳琴
同“怯弦”。唐骆宾王《途中有怀》诗:“涸鳞惊照辙,坠羽怯虚弯。”
源见“杖化龙”。戏称竹杖。宋苏轼《次前韵寄子由》:“还乡亦何有,暂假壶公龙。”【词语壶公龙】 汉语大词典:壶公龙
同“甘雨随车”。行县,指出行考察。清毛奇龄《宁国庄太守》诗:“行县雨随宛水暮,搴帷花发敬亭秋。”
源见“访戴”。谓访友兴尽而归。唐戴叔伦《答孙常州见忆》诗:“那能寄相忆,不并子猷归。”宋 林景曦《东山渡次胡汲古韵》:“老洞藏云安石卧,孤舟载雪子猷归。”
同“捋虎须”。宋苏轼《次韵张安道读杜诗》:“骑鲸遁沧海,捋虎得绨袍。”【词语捋虎】 汉语大词典:捋虎
同“彩衣娱亲”。唐杜甫《送孟十二仓曹赴东京选》诗:“朝夕高堂念,应宜彩服新。”明陈汝元《金莲记.归田》:“两儿游宦,谁娱彩服于堂前?”【词语彩服】 汉语大词典: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