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宋玉悲秋

宋玉悲秋

楚辞》战国楚.宋玉《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慄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皇天平分四时兮,窃独悲此廪秋。”“靓杪秋之遥夜兮,心缭悷而有哀。”

战国楚人宋玉在名作《九辩》中,开篇以万物逢秋而衰败,寄寓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之情。后用为咏伤别离或咏伤秋寄悲怀之典。

唐.李白《赠易秀才》诗:“地远虞翻老,秋深宋玉悲。”唐.王维《赋得秋日悬清光》诗:“宋玉登高怨,张衡望远愁。”唐.杨巨源《登宁州城楼》诗:“宋玉本悲秋,今朝更上楼。”


【典源】《楚辞》宋玉《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 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泬(xue) 寥兮天高而气清, 寂��(liao)兮收潦而水清。”“皇天平分四时兮,窃独悲此廪秋。白露既下百草兮,奄离披此梧揪。”

【今译】 宋玉在《九辩》中写道:“悲凉啊,秋天之气! 寂寞萧条啊,草木衰败凋落。内心凄冷啊,人在远行之中,登山临水送人归去。旷远啊,天高而气爽。秋水静静地流淌。”“上天平均分配了四季的时光,而我独悲这凄凉的秋天。秋天的露水洒落在百草上面,忽然间梧桐、楸树已枝疏叶落。”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秋色悲凉,感伤人生年华易逝,境遇凄苦。

【典形】 悲落木、悲秋气、楚客悲、惊摇落、宋玉悲秋、宋玉情怀、摇落变衰、一秋悲、楚客逢秋怨、宋玉悲凉、宋玉伤感、秋气、宋玉多愁、宋玉悲、摇落情。

【示例】

〔悲落木〕 宋·陈与义《次韵周教授秋怀》:“宋玉有文悲落木,陶潜无酒对黄花。”

〔悲秋气〕 宋·杨亿《泪》:“多情不待悲秋气,只是伤春鬓已丝。”

〔楚客悲〕 唐·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惊摇落〕 宋·苏轼《次韵王诲夜坐》:“莫将诗句惊摇落,渐喜樽罍省扑缘。”

〔宋玉悲秋〕 元·白朴《小石调·恼煞人》:“宋玉悲秋愁闷,江淹梦笔寂寞。”

〔宋玉情怀〕 宋·潘西白《大有·九日》:“一片宋玉情怀,十分卫郎清瘦。”

〔摇落变衰〕 北周·庾信《伤心赋》:“悲哉秋风,摇落变衰,魂兮远矣,何去何依?”

〔一秋悲〕 宋·苏轼《和晁同年九日见寄》:“病马已无千里志,骚人长负一秋悲。”


【词语宋玉悲秋】   汉语词典:宋玉悲秋

猜你喜欢

  • 前度桃花

    源见“前度刘郎”。谓未能忘怀之物。宋刘辰翁《摸鱼儿.酒边留同年徐云屋》词:“问前度桃花,刘郎能记,花复认郎否?”

  • 铸刑书

    《左传.昭公六年》:“三月,郑人铸刑书。叔向使诒子产书曰:‘始吾有虞于子,今则已矣。”“今吾子相郑国,作封洫,立谤政,制参辟,铸刑书,将以靖民,不亦难乎?”春秋时,郑国的子产执政,曾把制定的刑法铸在鼎

  • 金屏中目

    源见“锦屏射雀”。谓被选为佳婿。明王玉峰《焚香记.羡德》:“休言红叶题诗偶,且说金屏中目人。”【词语金屏中目】   汉语大词典:金屏中目

  • 孙膑伏兵

    汉.司马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孙武既死,……膑生阿、鄄之间,膑亦孙武之后世子孙也。……孙子谓田忌曰:‘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五十里而趣

  • 橘根仙井

    源见“苏耽”。指苏仙公院中的橘树和井。传说此井之水和橘叶可治疫病。清周济《永遇乐.题祁生洞庭缘院本》词:“灵旗搴雨,轻绡护玉,还访橘根仙井。”

  • 一日纵敌,数世之患

    一天放走了敌人,会给几代人带来祸患。语出《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先轸曰:‘吾闻之:一日纵敌,数世之患也’。”《资治通鉴.梁纪.武帝太清二年》:“臣闻一日纵敌,数世之患。何惜高澄一竖,以弃亿兆之心!’

  • 北辕适楚

    《申鉴.杂言下》:“先民有言:适楚而北辕者,曰:‘吾马良,用多,御善。’此三者益侈,其去楚亦远矣。”先民:古时的贤人。适楚:到南方的楚国去。北辕:驾着马车往北行。御善:赶马车的人善于驾车。去:离。后以

  • 牵狗都门

    源见“叹黄犬”。谓过着闲居的自由生活。清黄遵宪《西乡星歌》:“归来落拓不得志,牵狗都门日游戏。”

  • 裘充货

    源见“典鹔鹴裘”。形容穷困潦倒。宋苏轼《病中大雪数日未尝起观》诗:“谁云坐无毡,尚有裘充货。”

  • 洛阳价增纸

    同“洛阳纸贵”。明高启《谢庐山宋隐君寄惠所制墨》诗:“又思作赋献天子,晓出洛阳价增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