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齐风.甫田》:“未几见兮,突而弁兮。”孔颖达疏:“未经几时而更见之,突然已加冠弁为成人。”后因以“突弁”形容人成长迅速。唐刘禹锡《谪九年赋》:“突弁之夫,我来始黄;合抱之木,我来犹芒。”【词语突
源见“树桃李”。指老师的教诲。明汤显祖《牡丹亭.延师》:“今日吉辰,来拜了先生。学生自愧蒲柳之姿,敢烦桃李之教。”偏正 承受师长的教诲。明·汤显祖《牡丹亭·延师》:“今日吉辰,来拜了先生。学生自愧蒲柳
说(shuì),游说;藐,轻视,小看。原意是说游说诸侯时,心中当对其存轻视之意。后则泛指藐视权贵。孟子说,凡是去游说大人,就先要轻视他们,别把他们显赫看得了不起。他们的殿堂台阶几丈高,檐桷几尺宽,我得
源见“背碑覆局”。形容人记忆力极强,非常聪慧。北周庾信《奉和永丰殿下言志》:“覆局能悬记,看碑解暗疏。”【词语覆局】 汉语大词典:覆局
《左传.宣公十五年》载:公元前594年,楚庄王发兵围困宋国,“宋人惧,使华元夜入楚师,登子反之床,起之,曰‘寡君使元以病告,曰:弊邑易子而食,析骸以爨。虽然,城下之盟,有以国毙,不能从也。去我三十里,
源见“梅花妆”。指古代女子描梅花于额上的妆式。玉奴,梅花的别名。清汪懋麟《眼儿媚.水边》词:“鞋儿脚上刚三寸,袅袅玉奴妆。”【词语玉奴妆】 汉语大词典:玉奴妆
《史记.刺客列传.荆轲传》:“荆轲游于邯郸,鲁勾践与荆轲搏,争道,鲁勾践怒而叱之,荆轲嘿而逃去,遂不复会。”“鲁勾践已闻荆轲之刺秦王,私曰:‘……曩者吾叱之,彼乃以我为非人也!’”战国时,邯郸有鲁勾践
宋王偁《东都事略.陈抟传》:“〔陈抟〕尝乘白驴欲入汴,中涂闻太祖登极,大笑坠驴,曰:‘天下于是定矣!’”又宋邵伯温《闻见前录》卷七:“华山隐士陈抟……尝乘白骡(或作驴),从恶少年数百,欲入汴州。中途闻
比喻客居他乡,漂泊无依。唐李白《赠柳圆》诗: “还同月下鹊,三绕未安枝。” 参见:○乌鹊南飞
源见“江夏黄童”。指少年才高德卓的美誉。清黄景仁《武昌杂诗》之四:“可怜夙负黄童誉,漂泊翻成异地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