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尾大不掉

尾大不掉

见〔末大必折,尾大不掉〕。


主谓 尾巴太大就不易摆动。①比喻部属势力强大就不服从指挥调度。也比喻机构庞大,涣散以致指挥不灵。语出《左传·昭公十一年》:“末大必折,尾大不掉,君所知也。”《糊涂世界》卷8:“舒大人弄到后来,也晓得~,却又没法子想,只想换个地方。”也作“尾大难掉”。②比喻事物因轻重关系倒置,形成难以驾驭的局面。明·郎瑛《七修类稿·张友谅始末》:“今乘~之舟,损兵弊甲,迟迟与吾相持。”△多用于描写不好指挥部下或难以驾驭局面。↔强干弱枝


尾大不掉”用以比喻部属势力强大、难以驾驭,或机构庞大而指挥不灵这样的情形。

为什么这样比喻呢? 这就涉及 “掉”的意思。

左传·昭公十一年》记载说,春秋时楚灭蔡,楚灵王欲封公子弃疾为蔡公,便向大臣申无宇询问此事如何。申无宇回答道: “末大必折,尾大不掉,君所知也。”其意是说: 树梢的枝条太粗重了就会折断,牛、马的尾巴太大太重了就摇摆不动 ( 不能驱赶身上的飞虫) ,这些您都是知道的啊! 也就是说,申无宇不赞同封公子弃疾为蔡公,因为离远了,难以指挥。

国语·楚语上》: “夫边境者,国之尾也。譬之如牛马,处暑之既至,( ménɡ wèi) 之既多,而不能掉其尾,臣亦惧之。”蝱是一种昆虫,飞到牛、马身上叮咬,而牛、马不能摆动其尾以驱赶。至此,可知 “掉”义为摇、摆。《文选·扬雄 ( 长杨赋) 》: “拮隔鸣球,掉八列之舞。”李善注引贾逵云: “掉,摇也。”

据此,“尾大不掉”即言尾大而不易摇摆,用以比喻不易驾驭或指挥不灵之意。


【词语尾大不掉】  成语:尾大不掉汉语词典:尾大不掉

猜你喜欢

  • 麦丘之祝

    汉刘向《新序.杂事四》载:春秋齐桓公至麦丘,遇一老人,年八十三。桓公令其以寿祝。麦丘邑人一祝主君甚寿,金玉是贱,人为宝;二祝主君无羞学,无恶下问,贤者在傍,谏者得人;三祝主君无得罪于臣下和百姓。后因以

  • 刘桢沈痼

    《三国志.魏书.王粲传》:“粲与……东平刘桢字公干并见友善。干为司空军谋祭酒掾属,五官将文学。”南朝宋.裴松之注引《先贤行状》:“干清玄体道,六行修备,聪识洽闻,操翰成章,轻官忽禄,不耽世荣。建安中,

  • 射影吹沙

    同“含沙射影”。明杨珽《龙膏记.脱难》:“你道他两个覆地翻天,射影吹沙……终久还他带锁披甲。”

  • 宁僭无滥

    僭( ㄐㄧㄢˋ jiàn ):僭越。旧指超越本分或规定的范围。滥:泛滥。 宁可赏赐过头,不可刑罚过头。语出《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善为国者,赏不僭而刑不滥。赏僭,则惧及淫人;刑滥,则惧及善人。若

  • 雪泥

    同“鸿爪雪泥”。元 萨都剌《经姑苏与张天雨杨廉夫郑明德陈敬初同游虎丘山次东坡旧题韵》:“踪迹留雪泥,宇宙寄泡影。”【词语雪泥】   汉语大词典:雪泥

  • 耳濡目染

    唐韩愈《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铭》:“目擩耳染,不学以能。”“擩”同“濡”。后因以“耳濡目染”谓经常听到看到,无形之中受到影响。宋朱熹《己丑与汪尚书书》:“耳濡目染,以陷溺其良心而不自知。”鲁迅《书信集.致

  • 恩深渭阳

    源见“渭阳”。谓甥舅间深情。汉史岑《出师颂》:“我出我师,于彼西疆。天子饯我,路车乘黄。言念伯舅,恩深渭阳。”【词语恩深渭阳】  成语:恩深渭阳汉语大词典:恩深渭阳

  • 班香宋艳

    班指班固,宋指宋玉,都是中国古代有名的辞赋家。“班香宋艳”,赞美班固与宋玉的作品风格富丽,文辞美妙。清代孔尚任《桃花扇.听稗》:“蚤岁清词,吐出班香宋艳;中年浩气,流成苏海韩潮。”蚤:同“早”。苏海韩

  • 杯中蛇影

    同“杯弓蛇影”。清 袁枚《随园随笔.古书所载不同》:“杯中蛇影,《世说》以为乐广事,《风俗通》以为主簿杜宣事。”见“杯弓蛇影”。清·袁枚《随园随笔·古书所载不同》:“~,《世说》以为乐广事,《风俗通》

  • 鳌头独占

    借指中状元。明崔时佩《西厢记·泥金报捷》: “远挟琴书上帝畿,姓名今喜达金闱; 鳌头独占词锋捷,听罢传胪日未西。” 参见:○独占鳌头见“独占鳌头”。【词语鳌头独占】  成语:鳌头独占汉语大词典:鳌头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