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屠门大嚼

屠门大嚼

汉.桓谭《新论.琴道》:“人闻长安乐,则出门向西而笑;知肉味美,则对屠门(宰杀牲畜卖肉的店铺)而大嚼。”(《初学记》卷二六引与此文字稍异)

长安是汉朝的京城,古时那里是一个繁华的世界,说西望长安而笑,是指仰慕帝都而不可即。“屠门大嚼”指称欣羡得很厉害,又不能真正得到,只有凭想像而聊以自慰。

三国魏.曹植《与吴季重书》:“过屠门而大嚼,虽不得肉,贵且快意。”(见《曹子建集》卷九)李木庵《延安新竹枝词》十四:“小米菜根味亦甘,屠门大嚼想来馋。”(见《十老诗选》)唐.李白《留别曹南群官之江南》诗:“十年罢西笑,揽镜如秋霜。”


偏正 屠门,肉铺。嚼,咀嚼。对着肉铺大咀嚼。比喻羡慕某物而得不到,靠想象聊以自慰。语本汉·桓谭《新论》:“人闻长安乐,则出门西向而笑;肉味美,对屠门而大嚼。”清·钱谦益《戏题徐元叹所藏钟伯敬茶讯诗卷》:“还君此卷成一笑,何异~,眼饱胸中饥。”△多用于心理描写。→望梅止渴画饼充饥


【典源】 《初学记》卷二十六引汉·桓谭《新论》曰:“人闻长安乐,出门西向笑。人知肉味美,即对屠门而嚼。”《文选·曹植〈与吴季重书〉》:“过屠门而大嚼,虽不得肉,贵且快意。”

【今译】 汉时关东俗语说:“听人讲长安好,出门就向西而笑。知道肉味美,便面对肉铺的门咀嚼起来。”三国曹植在给吴质 (字季重) 的信中也说:“路过肉铺门前,嘴里就咀嚼,虽未吃到肉,却也痛快一时。”

【释义】 后以此典指心中企慕而不能得到,姑且用想象聊以自慰。

【典形】 大嚼屠门、过屠门嚼、嚼肉过屠门、屠门大嚼、屠门嚼、屠门快、大嚼宁须肉。

【示例】

〔大嚼屠门〕 唐·罗隐《黄鹤驿偶题》:“高歌酒市非狂者,大嚼屠门亦偶然。”

〔过屠门嚼〕 宋 · 黄庭坚 《读方言》:“设心更自笑,欲过屠门嚼。”

〔嚼肉过屠门〕 明·徐渭《寄郦绩溪仲玉》:“谁能嚼肉过屠门,瘦杀鸾栖一枝棘。”

〔屠门大嚼〕 宋·刘筠《受诏修书述怀感事》:“屠门夸大嚼,鼠壤鄙余蔬。”

〔屠门嚼〕 宋·陈师道《和张次道再游翠岩》:“自怜久快屠门嚼,欲往安能久茹芝。”


【词语屠门大嚼】  成语:屠门大嚼汉语词典:屠门大嚼

猜你喜欢

  • 面如敷粉

    《世说新语.容止》:“何平叔美姿仪,面至白,魏明帝疑其著粉,正夏月,与热汤饼,既噉,大汗出,以朱衣自拭,色转皎然。”三国魏何晏面白出众,常如敷粉。后因以“面如敷粉”常形容面皮白嫩,以“敷粉何郎”常比喻

  • 使星

    同“使臣星”。唐杜甫《秦州杂咏》之九:“稠叠多幽事,喧呼阅使星。”宋王禹偁《送罗著作奉使湖湘》诗:“使星躔次入长沙,晓别延英去路赊。”【词语使星】   汉语大词典:使星

  • 采蘩

    源见“蘋蘩㈡”。指女子恪守妇道,克尽妇职。宋王禹偁《补李揆谏改葬杨妃疏》:“杨贵妃始以姿色召居掖庭,颇肆奸回,不循法度,以歌舞取媚,则采蘩之职不修。”【词语采蘩】   汉语大词典:采蘩

  • 伶伦管

    源见“伶伦凤律”。美称箫笛类管乐器。唐张祜《叙诗》:“伶伦管尚在,此律谁能吹?”

  • 沟瘠

    同“沟中瘠”。明李东阳《习隐》诗之九:“边兵于沟瘠,焉能免寒饥?”清傅鼎铨《忆谢叠山》诗:“一朝绝粒甘沟瘠,名在千秋第一班。”【词语沟瘠】   汉语大词典:沟瘠

  • 枳棘鹤

    参见:枳棘栖凤

  • 毕卓眠

    同“毕卓瓮头眠”。清赵执信《赠善酿王生》诗:“家当后乐桥,岁酿范泉水;瓮底毕卓眠,床头杜康祀。”

  • 隼集陈庭

    《国语.鲁语下》:“仲尼在陈,有隼集於陈侯之庭而死,楛矢贯之,石努其长尺有咫。陈惠公使人以隼如仲尼之馆问之。仲尼曰:‘隼之来也远矣!此肃慎氏之矢也。昔武王克商,通道於九夷、百蛮,使各以其方贿来贡,使无

  • 星驰电走

    见“星驰电发”。明·周履靖《锦笺记·渝盟》:“代帛书,~苏台去。”【词语星驰电走】  成语:星驰电走汉语大词典:星驰电走

  • 粟陈贯朽

    见“粟红贯朽”。明·范受益《寻亲记·告借》:“你如今万廪千仓,~,每日劳劳碌碌,使尽机谋,如今半百之秋,又无男女,还不修善,更待何时?”【词语粟陈贯朽】  成语:粟陈贯朽汉语大词典:粟陈贯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