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师旷识劳薪

师旷识劳薪

艺文类聚》八七引晋.皇甫谧《玄晏春秋》:“卫伦过予,言及于味,称魏故侍中刘子阳,食饼知盐生,精味之至也。予曰:‘师旷识劳薪,易牙别淄渑,子阳今之妙也,定之何难?’”

劳薪,指以旧车轮外周之木为薪柴。春秋时,晋国乐师师旷不但熟悉声律,而且善辨滋味,据说用旧车辋所烧食物之味,他都能辨别出来。后用为咏善于尝味之典。《世说新语.术解》荀勖在晋武帝坐食笋进饭,也有能识劳薪为炊之事。可供参阅。

隋书.王劭传》载上表:“昔师旷食饭,云是劳薪所爨。晋平公使视之,果然车辋。”


猜你喜欢

  • 启期为乐三

    同“荣公三乐”。宋欧阳修《新营小斋凿地炉辄成五言三十七韵》:“启期为乐三,叔夜不堪七。”

  • 窃桃

    源见“方朔偷桃”。谓凡人分享仙家福分。唐韩愈《同窦韦寻刘尊师不遇》诗:“院闭青霞入,松高老鹤寻。犹疑隐形坐,敢起窃桃心?”【词语窃桃】   汉语大词典:窃桃

  • 漆园蝶梦

    源见“庄周梦蝶”。喻世事虚幻莫测。清 王庆澜《香遍满.题郑雨香少府函关吏隐图》套曲:“漆园蝶梦想非非,真个辞尊爱处卑。”

  • 何见之晚

    讥笑人见识不足。《史记.李斯列传》:“且夫从外制中谓之惑,从下制上谓之贼。故秋霜降者草花落,水摇动者万物作,此必然之效也。君何见之晚?”【词语何见之晚】  成语:何见之晚汉语大词典:何见之晚

  • 抽刀斩乱麻

    《北齐书.文宣帝纪》:“高祖尝试观诸子意识,各使治乱丝,帝独抽刀斩之,曰:‘乱者须斩。’高祖是之。”后世因谓治乱有魄力为“抽刀斩乱麻”。其他形容决断很有魄力。语本北齐文宣故事。《北齐书·文宣帝纪》:“

  • 东海钓鳌

    源见“钓东海”。比喻济世宏愿。宋刘过《观白鹭洲风涛》诗:“安得长竿入我手,翩然东海钓鳌归。”

  • 思莼

    同“思鲈莼”。宋陈与义《次韵谢文骥主簿见寄兼示刘宣叔》:“能复几寒暑,思莼久未决。”明周履靖《锦笺记.赴闽》:“几载戎衣满战尘,雄心拼裹革,肯思莼?”【词语思莼】   汉语大词典:思莼

  • 宝策

    《史记.封禅书》:“黄帝得宝鼎神策。”后以“宝策”借指天命或社稷。《宋书.朱龄石毛脩之等传论》:“然后可以变国情、惬民志,抚归运而膺宝策。”《南齐书.高帝纪上》:“神鼎将迁,宝策无主,实赖英圣,匡济艰

  • 子真谷口

    《汉书.王贡两鲍传》:“其后谷口有郑子真,蜀有严君平,皆修身自保,非其服弗服,非其食弗食。成帝时,元舅大将军王凤以礼聘子真,子真遂不诎(音qū,折服)而终。”西汉高士郑朴字子真,修身持礼,隐居不仕,耕

  • 朝令夕改

    早晨下达的政令,到晚上就更改了。形容政令多变,使人无所适从。宋.范祖禹《唐鉴.穆宗》:“凡用兵举动,皆自禁中授以方略,朝令夕改,不知所从。”《明史.刘健传》:“即位诏书,天下延颈,而朝令夕改,迄无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