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心猿意马

心猿意马

《维摩经.香积佛品》:“以难化之人,心如猿猴,故以若干种法,制御其心,乃可调伏。”又《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卓定深沉莫测量,心猿意马罢颠狂。”因以“心猿意马”比喻心神流荡散乱而无法控制。亦指变化不定难以控制的心神。宋道潜《赠闲上人》诗:“心猿意马就羁束,肯逐万境争驰驱?”《警世通言.庄子休鼓盆成大道》:“那婆娘心猿意马,按捺不住。”


并列 原本佛教或道教语,后形容心思不定,如同猿猴跳跃、快马飞奔一样控制不住。语本汉·魏伯汤《参同契》注:“心猿不定,意马四驰,神气散乱于外。”《维摩诘经讲经文》卷20:“卓定深沉莫测量,~罢颠狂。”杨沫《东方欲晓》1部:“柳明呢,一心读书,还要参加学生救亡运动,对白士吾不过当个同学对待,既不远也不近。闹得小白~,七上八下地,近又近不得,远又舍不得。”△贬义。常用于形容心思紊乱,失去控制。→三心二意 心神不定 ↔专心致志 全神贯注心神专注心安神泰。也作“意马心猿”。


【词语心猿意马】  成语:心猿意马汉语词典:心猿意马

猜你喜欢

  • 倩离魂

    源见“倩女离魂”。喻离别。宋吴文英《浣溪沙》词:“湖上醉迷西子梦,江头春断倩离魂。”

  • 射钩呼父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齐桓公置射钩,而使管仲相。”《史记.齐世家》载:齐君无知死,“议立君,高、国先阴召小白(齐桓公小名)于莒。鲁闻无知死,亦发兵送公子纠(桓公兄),而使管仲别将兵遮莒道,射中小白

  • 寄愁天上,埋忧地下

    参见:地埋忧

  • 三移教子

    源见“孟母择邻”。谓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子女。元关汉卿《蝴蝶梦》一折:“为甚我教你看诗书、习经史?俺待学孟母三移教子。”

  • 肯綮

    源见“庖丁解牛”。本指筋骨结合的地方,常用以比喻事物的要害和关键。《明史.顾大章传》:“与朝士通往来,阴察其交关肯綮,清流赖之。”【词语肯綮】   汉语大词典:肯綮

  • 伴牢愁

    借指抒发愤懑不满的作品。唐杜牧《寄浙东韩八评事》诗: “梦寐几回迷蛱蝶,文章应解伴牢愁。” 参见:○畔牢愁

  • 越王尝胆

    同“卧薪尝胆”。唐刘长卿《登吴古城歌》:“越王尝胆安可敌,远取石田何所益?”

  • 卧雪先生

    同“卧雪袁安”。明汤显祖《牡丹亭.旅寄》:“俺是个卧雪先生没烦恼。”

  • 躐学

    《礼记.学记》:“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等也。”后以“躐学”指不按循序渐进的规律学习。宋黄庭坚《送吴彦归番阳》诗:“诸生厌晚成,躐学要侩驵。”【词语躐学】   汉语大词典:躐学

  • ***

    源见“贾女香”。谓女子爱悦男子,或谓与女子私通。唐李端《妾薄命》诗:“折步教人学,***与客熏。”鲁迅《集外集拾遗.辩“文人无行”》:“轻薄、浮躁、酗酒、嫖妓而至于闹事,***而至于害人,这是古来之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