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怒发冲冠

怒发冲冠

指蔺(lìn躏)相如看见秦国昭王没有给赵国十五城交换和氏玉璧的诚意,气愤得头发直竖,冲顶起了帽子。后以此典形容气愤到极点。当时,秦国昭王坐在离宫章台(今陕西西安市西北)上接见蔺相如,蔺相如捧着玉璧献给秦国昭王。秦昭王十分高兴,把玉璧递给妃嫔和侍从人员观看,侍从人员都呼喊万岁。蔺相如看到秦昭王没有补偿城池给赵国的诚意,就走上前说:“玉璧上有小斑点,请允许我指给大王看看。”秦昭王把玉璧交给他。蔺相如便拿着玉璧后退几步站着,靠着殿柱,气愤得头发直竖,冲顶起帽子。此典又作“发上冲冠”。

【出典】:

史记》卷81《廉颇蔺相如列传》2440页:“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xiá侠,玉的斑点),请指示王。’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退)立,倚(yǐ椅,靠着)柱,怒发上冲冠。”

【例句】:

北周·庾信《鉏麑见赵盾赞》:“鉏麑受命,怒发冲冠。” 唐·元稹《观兵部马射赋》:“凡献艺者,岂自疑于无,必冲冠怒发扬鞭,气逸引满雷。” 宋·岳飞《满江红》词:“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宋·陈亮《与吕伯恭正字书》:“每念及此,或推案大呼,或悲泪填臆,或发上冲冠,或拊掌大笑。”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34:“理刑一看,怒发冲冠,连四尼多拿了,带到衙门里门。” 清·刘鹗《老残游记》6回:“想到此处,不觉怒发冲冠,恨不得立即将玉贤杀掉,方出心头之恨。” 清·曹宗璠《翟公客》:“灌将军目眦尽裂,发上冲冠,怒骂之,极诋其生平,不值一钱。”


主谓 愤怒得头发直竖,连帽子都被顶起来了。语本《庄子·盗跖》:“谒者入通,盗跖闻之大怒,目如明星,发上指冠。”《九尾龟》73回:“不知怎的,这件事情漏了风声,竟被沈剥皮哓得,只气得他~,浑身乱抖。”△用于形容极端愤怒。→为之发指 拊膺切齿 怒气冲天 令人发指 ↔欢喜若狂。也作“发怒冲冠”、“发上冲冠”、“发上指冠”、“发踊冲冠”、“怒发指冠”。


解释头发直竖,顶起帽子。形容愤怒到极点。

出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战国时,秦昭王听说赵惠文王得到了楚国的和氏璧,就派人送信给赵王,表示愿意用十五座城池换和氏璧。和氏璧虽然是赵国的国宝,但是秦国势力强大,赵王和大臣们明知十五城的条件为假,但是又不能不答应,于是将计就计,派遣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到秦国谈判。蔺相如把璧献给秦王,秦王大喜,但是只管传给身边的美人和大臣观看,并没有拨付城池的意思。蔺相如于是上前说:“其实和氏璧上也有小的瑕疵,请您允许我指给您看。”秦王把璧递给相如。相如拿到璧,马上背靠着柱子,当时怒气使头发竖立,都顶起了帽子。相如对秦王说:“您想要这个和氏璧,派人送信给我们赵王。赵王召集大臣商议,大臣们都说:‘秦国贪得无厌,倚仗自己势力强大,用空话来索求宝璧,所许诺的那些用以换璧的城池恐怕根本得不到。’但是我认为,老百姓之间的交往尚且不互相欺骗,何况秦国这样的大国呢?再说,也不能因为一个璧的缘故而让强大的秦国不高兴。于是,赵王为了尊重大国的威严和表示自己的尊敬,才同意派我来奉献宝璧。现在我来到这里,您态度傲慢,得到宝璧后竟然传给身边的女人,以此戏弄我。我看您并不打算把那些城池交付给赵王,所以我才取回此璧。如果您逼我,我今天就把璧和头一起撞碎在这根柱子上。”蔺相如拿着璧看着柱子,打算把它撞在柱子上。秦王害怕真的弄碎了宝璧,就同意斋戒五天再受璧。蔺相如知道秦王终究不会交付城池,就趁机派人悄悄把璧又送回了赵国。

近义怒气冲天

例句

半小时后,门被打开,孙增加一个箭步窜进去,怒发冲冠,举手要打妻子,可一望妻子泪水滂沱的脸,心软了。


【词语怒发冲冠】  成语:怒发冲冠汉语词典:怒发冲冠

猜你喜欢

  • 田家紫荆

    同“田氏紫荆”。清唐孙华《哭大兄允中》诗:“白头兄弟相依切,零落田家旧紫荆。”【典源】 《艺文类聚》卷八十九引周景式《孝子传》曰:“古有兄弟,忽欲分异。出门见三荆同株,接叶连阴,叹曰:‘木犹欣聚,况我

  • 苏家负郭田

    源见“苏秦六印”。泛指可供温饱的田产。元许有壬《沁园春.次张孟功韵》词:“鬓影星星,人情落落,恰念苏家负郭田。”

  • 好画龙

    同“好叶龙”。明李贽《史纲评要.后秦纪.二世》:“沛公乃真好儒,后世好儒,好画龙耳。”《梅村诗话》十二引清 苍雪师《赠方密之》诗:“山中久不见神骏,世上人多好画龙。”

  • 汉阳钱

    源见“一囊钱”。汉阳,借指赵壹。泛指钱囊或钱财。北周庾信《和张侍中述怀》:“漂流从木梗,风卷随秋箨。张翰不归吴,陆机犹在洛。汉阳钱遂尽,长安米空索。”

  • 投辖

    辖(xiá侠):古代马车上的一种铜制零件,扁平长方形,上有辖首,是为固定车轮和车轴的位置而插入轴端孔穴的销钉。投辖,把客人的车辖投入井中,典出《汉书·陈遵传》。陈遵,字孟公,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

  • 秦书八体

    秦代所通行的八种字体。汉代许慎《说文解字.叙》:“自尔秦书有八体: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虫书,五曰摹印,六曰署书,七曰殳书,八曰隶书。”【词语秦书八体】  成语:秦书八体汉语大词典:秦书八

  • 丧家之犬

    同“丧家之狗”。《金瓶梅词话》四七回:“忙忙如丧家之犬,急急如漏网之鱼。”冰心《老舍和孩子们》:“舒伯伯给我的信里说,他在纽约,就像一条丧家之犬。”见“丧家之狗”。琼瑶《船》:“他们两人默默相对,彼此

  • 和峤惟钱

    同“钱癖”。清陈维崧《醉太平.戏咏钱》词之一:“癖同和峤惟钱,问他值几钱。”

  • 侩牛

    源见“墙东”。谓从中撮合牛的买卖。指隐居生活。宋陆游《秋稼渐登识喜》诗:“老翁自笑无它事,欲隐墙东学侩牛。”【词语侩牛】   汉语大词典:侩牛

  • 河溃蚁孔

    见“千里之堤,溃于蚁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