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扬扬自得

扬扬自得

形容得意扬扬的样子。晏子作齐国的宰相时一次坐车外出。为晏子赶车的车夫的妻子,从门缝里向外偷看。只见她的丈夫坐在支撑着大伞的车子上,扬鞭赶着四匹骏马,满脸傲慢得意之色。丈夫回家后,她即提出要同他离婚。她丈夫问为什么,她说,晏子身长不到六尺,而却为齐国的相,闻名诸侯。我看他坐车的神态,考虑深远,态度却谦和。而你,身长八尺,不过是个为人赶车的马车夫。看你赶车的那付样子,洋洋得意,好象自己十分了不起,因此我才要离开你。从此,他的丈夫一改以前目空一切的老毛病,变得谦逊、谨慎起来。晏子发觉后,问他原因,马夫也如实相告。晏子便推荐他作了齐国的大夫。

【出典】:

晏子春秋·内篇杂上》:“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洋洋,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其后夫自抑损,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晏子荐以为大夫。”

【例句】:

西汉·司马迁《史记·管晏列传》:“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宋·王楙《野客丛书·周处暖昧召祸》:“夫救人而不使人知,盖示以公道,志非不佳;然密为申救,不示私恩,足矣。何至告之而不应,出入殿门,有扬扬自得之色。”


偏正 得,得意。十分得意的样子。语本《晏子春秋· 内篇杂上》:“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资治通鉴·后唐潞王清泰元年》:“反使我辈鞭胸杖背,出财为赏,汝曹犹~,独不愧天地乎!”△稍含贬义。 多指人忘乎所以。 →得意忘形 ↔垂头丧气。也作“扬扬得意”、“洋洋自得”。


解释扬扬:得意的样子。形容十分得意的样子。

出处史记·管晏列传》:“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晏子是春秋时代齐国的著名政治家。他在担任齐国宰相时,有一次乘车外出,为他驾车的车夫头上撑着巨大的伞盖,赶着四匹马,洋洋得意。车夫的这种样子被车夫的妻子从门缝里看得一清二楚。过了一会儿,车夫回家后,他的妻子就请求车夫同意自己辞别离开。车夫非常奇怪,问她原因,她说:“晏子身高不满六尺,却做了齐国的宰相,扬名于诸侯。今天我看到他出门时的情景,一副志向深远,谦恭和顺的样子。您身高八尺,却给人做仆人、当车夫,而且还显得非常自得和满足,我因此希望离开。”

车夫觉得妻子批评得很对,从此以后改变了自己仗势自傲、扬扬自得的态度,变得非常谦虚。晏子看到他的变化觉得奇怪,就问他原因。车夫据实回答,说明了情况。晏子非常欣赏车夫这种从善如流的品质,就推荐他做了齐国的大夫。

近义洋洋得意

反义唉声叹气

例句

郭标吹着口哨,扬扬自得地从他们面前走过。


【词语扬扬自得】  成语:扬扬自得汉语词典:扬扬自得

猜你喜欢

  • 七获

    源见“七纵七擒”。指七擒孟获。喻善于用兵,使对方心悦诚服。南朝 梁范云《数名诗》:“七获美前载,克俊嘉昔闻。”

  • 缠头客

    源见“缠头”。指寻花问柳之人。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五:“〔颜鉴堂〕《题楚莲香》云:‘蝶蜂也似缠头客,乱逐游踪上下狂。’”【词语缠头客】   汉语大词典:缠头客

  • 王贡

    源见“弹冠相庆”。借指势利之友。清钱谦益《次韵赠别友沂》:“昔游谢王 贡,末契结嵇 吕。”【词语王贡】   汉语大词典:王贡

  • 而立之年

    同“而立岁”。鲁迅《阿Q正传》四:“谁知道他将到‘而立’之年,竟被小尼姑害得飘飘然了。”偏正 三十岁的代称。语本《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鲁迅《阿Q正传》:“谁知道他

  • 褚渊落水

    《南史.谢灵运传》附谢超宗:“(超宗)为人恃人使酒,多所陵忽(凌侮他人却并不在意)。……后司徒褚彦回因送湘州刺史王僧虔,阁道坏,坠水;仆射王俭惊跣下车。超宗拊掌笑曰:‘落水三公(司徒为三公之一),坠车

  • 程书

    源见“衡石量书”。谓限量阅读处理文书。宋范成大《晚步宣华旧苑》诗:“归来更了程书债,目眚昏花烛穗垂。”【词语程书】   汉语大词典:程书

  • 大椿年

    源见“椿年”。喻长寿。宋苏轼《戚氏》词:“尽倒琼壶酒,献金鼎药,固大椿年。”

  • 纵猎

    《北史.后妃.冯淑妃传》:“周师之取平阳(今山西临汾),帝(齐后主高纬)猎于三堆。晋州告急,帝将还,淑妃请更杀一围。”北朝齐后主高纬与冯淑妃在三堆地方打猎玩耍。晋州前线送来告急文书,后主准备回朝议事,

  • 上空虚

    晋.葛洪《神仙传.河上公》:“(汉文帝往见河上公)公即抚掌坐跃,冉冉在虚空中,去地数丈,俯仰而答曰:‘予上不至天,中不累人,下不居地。何民臣之有?’帝乃下车稽首。”汉文帝以河上公为臣民,河上公施展法术

  • 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

    古代熟语,意谓事物不可能长盛不衰。语出元.杨文奎《儿子团圆》楔子:“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早时不算计,过后一场空。”《水浒全传》四四回:“石秀是个精细的人,看在肚里便省得了,自心中忖道:‘常言人无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