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投棰填江

投棰填江

同“投鞭断流”。棰,马鞭。唐 孙元晏《苻坚投棰》诗:“投棰填江语未终,谢安乘此立殊功。”


猜你喜欢

  • 谏楚

    源见“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又《韩诗外传》卷十载:春秋时楚孙叔敖用“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谏阻楚庄王伐晋。谓只顾眼前利益必有后患。唐骆宾王《秋晨同淄州毛司马秋九咏.秋蝉》:“隐榆非谏楚,噪柳异悲潘

  • 牛马风尘

    象牛马似的奔走于道途,含有辛苦之意。清代孔尚任《桃花扇.迎迦》:“牛马风尘,暂屈何忧。”主谓 牛马置于风尘里。比喻人处在不得志的时候。清·孔尚任《桃花扇·迎驾》:“~,暂屈何忧。”△贬义。多用于形容人

  • 山河表里

    同“表里山河”。唐窦庠《东都嘉量亭献留守韩仆射》诗:“廛闬高低尽,山河表里穷。”元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曲:“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见“表里山河”。元·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 豪厘千里

    豪:通“毫”。厘:十豪为一厘。豪厘,比喻极细微的差异。意谓小有差异,终成大错,《史记.太史公自序》:“失之豪厘,差以千里。”【词语豪厘千里】  成语:豪厘千里

  • 刻像求贤

    晋.皇甫谧《帝王世纪》:“武丁即位……梦天赐贤人,胥靡之衣,蒙之而来。且云:‘我,徒也。姓傅名说。天下得我者,岂徒也哉。’武丁寤而推之,曰:‘傅者,相也;说者,欢悦也。天下当有傅我而说民者哉?’明以梦

  • 朽木不雕

    源见“朽木不可雕”。喻局势败坏而无法挽救。《周书.杨乾运传》:“今大贼初平,生民离散,理宜同心戮力,保国宁民。今乃兄弟亲寻,取败之道也。可谓朽木不雕,世衰难佐。”见“朽木不可雕”。《周书·杨乾运传》:

  • 棘门灞上

    源见“细柳营”。指棘门军和灞上军,借指纪律松弛的军营或军队。宋王安石《白沟行》:“棘门 灞上徒儿戏,李牧廉颇莫更论。”

  • 中庸之道

    《论语.雍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中:折中。庸:平常。道:主张、学说。“中庸之道”指待人接物采取不偏不倚,调和折中的态度。后因以“中庸之道”作为调和折中的典故。明.归有光《亡友方思曾墓表》:

  • 持汉节

    源见“苏武节”。借指使臣所执的符节。宋陈亮《三部乐.七月送丘宗卿使虏》词:“人中龙虎,本为明时而出……也持汉节,聊过旧家宫室。”

  • 支床

    源见“支床龟”。比喻养生延年。唐王维《春日上方即事》诗:“鸠形将刻杖,龟壳用支床。”亦喻指守志不移。清顾炎武《过朝邑王处士建常》诗:“黄鹄山川意,相随万里翔。谁能三十载,龟壳但支床?”【词语支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