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题马鞭”。隋于仲文《答谯王诗》:“武骑初摛翰,文学正题鞭。”
《尚书大传.大战》:“爱人者,兼其屋上之乌。”乌:乌鸦。推己之爱及屋上之乌。意为爱其人而及于与之有关的人或物。
《韩非子》卷十一《外储说左上》:“儿说,宋人,善辩者人。持白马非马也服齐稷下之辩者,乘白马而过关,则顾白马之赋。故籍之虚词则能胜一国,考实按形不能谩于一人。”战国时有名叫儿说的人,能言善辩,以名家“白
因为子孙荣贵而得到官爵,对生者叫“封”,死者叫“赠”。这是晋宋以后的制度。宋代洪迈《容斋三笔》卷十:“绍兴二十八年郊祀赦恩,资政殿学士楼炤父已赠少师,乞加赠。司封以资政殿学士,系只封赠一代,父既至少师
《三国志.魏书.卢毓传》:“时举中书郎,诏曰:‘得其人否,在卢生耳。选举莫取有名,名如坐地画饼,不可啖也。’”又《续景德传灯录》卷二十“行瑛禅师”:“谈玄说妙,譬如画饼充饥。”画地作饼,不可以食。后因
玉人:美女。 此句即“何处教玉人吹箫”的倒装。反映了古代士大夫纵情女乐的生活情趣。语出唐.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元.贾仲名《金安
《淮南子.人间训》:“武王荫暍人于樾下,左拥而右扇之,而天下怀其德。”后因以“扇暍”为颂扬德政之典。南朝梁简文帝《〈大法颂〉序》:“解网放禽,穿泉掩胔。起泣辜之泽,行扇暍之慈。”【词语扇暍】 汉语
同“咳唾成珠”。《汉书.淮阳宪王刘钦传》:“大王诚赐咳唾,使得尽死,汤禹所以成大功也。”唐李白《妾薄命》诗:“咳唾落九天,随风生珠玉。”【词语咳唾】 汉语大词典:咳唾
同“徐妃半面妆”。五代王定保《唐摭言.载应不捷声价益振》:“乾符中,蒋凝应宏辞,为赋止及四韵,遂曳白而去。试官不之信,逼请所试,凝以实告。既而比之诸公,凝有得色。试官叹息久之,顷刻之间,播于人口。或称
古代美女,与西施并称。《庄子.齐物论》:“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管子.小称》:“毛嫱西施,天下之美人也,盛怨气于面,不能以为可好。”【词语毛嫱】 汉语大词典:毛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