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王祥卧冰”。谓孝感于物。北周庾信《周柱国大将军拓跋俭神道碑》:“温席扇枕,承颜悦膝;冻浦鱼惊,寒林笋出。”其他 孝亲之举。语本《晋书·王祥传》:“王祥字休徵,琅邪临沂人……父母有疾,衣不解带,汤
对嗜书成癖、好学不倦的人的称呼。亦用来嘲笑只爱读书而不通世故的人。出自唐窦威的事迹。窦威,字文蔚,岐州平陵(在今陕西省)人。其家世为北朝贵族,诸兄皆喜武功,唯威喜爱读书,被称为“书痴”。入隋曾为秘书郎
形容亭台楼阁之盛。语出唐.杜牧《阿房宫赋》:“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儒林外史》“一四回:“且不说那灵隐的幽深,天竺的清雅,只这出了钱塘门,过圣因寺,上了苏堤,中间是金沙港,转过去
南朝梁.释慧皎《高僧传》卷二《晋河西昙无谶》:“谶明解咒术,所向皆验,西域号为大咒师。后随王入山,王渴需水不能得,谶乃密咒石出水,因赞曰:‘大王慧泽所感,遂使枯石生泉。’邻国闻者,皆叹王德。”传说晋代
源见“王乔凫舄”。借指地方官行踪。唐马令《早春陪敕使麻先生慈力祭岳》诗:“叶令乘凫入,浮丘驾鹤旋。”
《易.解》:“天地解而雷雨作。”高亨注:“天地解,谓春来之后,天地开通,阴阳交流,气候暖,冰冻释。”后因以“解雨”谓下雨。宋苏轼《郊祀庆成》诗:“需云遍枯槁,解雨达勾萌。”【词语解雨】 汉语大词典
见〔欲报之德,昊天罔极〕。主谓 父母恩情深广,欲报而无可报答。《诗经·小雅·蓼莪》:“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欲报之德,~。”《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74回:“亏得祖父抚养成人,以有今日。这~之恩,无从补
源见“洛阳耆英会”。泛指会集一起彼此相知的老年朋友。宋刘克庄《念奴娇.六和》词:“捡点洛下同盟,萧疏甚,白发戴花人几?”
同“陈遵投辖”。宋邓肃《临江仙.登泗州岭九首》词之三:“陈郎投辖意,分袂忍匆匆。”
《三国志.魏书.邓艾传》:“艾自阴平道行无人之地七百里。”“无人之地”意谓没有人居住的荒漠旷野之地。后多用以反衬战将的骁勇及战事进展的顺利。《说岳全传》第二十三回:“……逢人便挑,遇马便刺,耀武扬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