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排虚翮

排虚翮

汉.韩婴《韩诗外传》卷六之二十七:“晋平公游于西河而乐,曰:‘安得贤士与之乐此也?’船人盍胥跪而对曰:‘主君亦不好士耳!夫珠出于江海,玉出于昆山,无足而至者,犹主君之好也。士有足而不至者,盖主君无好士之意耳,何患无士也。’平公曰:‘吾食客,门左千人,门右千人。朝食不足,夕收市赋;暮食不足,朝收市赋。吾可谓不好士乎?’盍胥曰:‘夫鸿鹄一举千里,所恃者六翮耳。背上之毛,腹下之毳,益一把,飞不为加高,损一把,飞不为加下。今君之食客,门左、门右各千人,亦有六翮在其中矣,将皆背上之毛、腹下之毳耶?’《诗》曰:‘谋夫孔多,是用不就。’”

晋平公表面上好士,养士也很多,但他并不知士,因此也就不会用士。船夫盍胥认为,鸿鹄一举千里,凭靠的是六翮;君主治国,凭靠的是英才。毛毳的增损,不影响鸿鹄之腾飞;庸才再多,亦无补于事业的成就。晋平公养士数千,其中必有贤士,绝不都是“腹背毛毳”。贤士既处门下,却慨叹世无贤才,这怎么能算知士好士呢?后因以“排虚翮”喻指才智之士。

文选》卷二五(晋)卢谌(子谅)《答魏子悌》诗:“顾此腹背羽,愧彼排虚翮。”


猜你喜欢

  • 尘饭涂羹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夫婴儿相与戏也,以尘为饭,以涂(泥)为羹,以木为胾(音zì,大块肉),然至日晚,必归饷(食,吃饭)者,尘饭、涂羹可以戏而不可食也。夫称上古之传颂(传说颂扬之事),辩而不悫(说

  • 燕支却虏

    《史记.陈丞相世家》:(汉七年,高帝刘邦)“至平城,为匈奴所围,七日不得食。高帝用陈平奇计,使单于阏氏,围得以开。”燕支,同胭脂,指美女。却虏,使敌人退却。据裴骃集解引桓谭《新论》说:汉高祖刘邦被匈奴

  • 顾犬补牢

    《战国策.楚策四》:“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后因以“顾犬补牢”比喻时机当前,急谋对策或事情出了差错,宜及时设法补救。梁启超《〈日本国志〉后序》:“后之视今,犹今之视昔,顾犬补牢

  • 绛帐

    《后汉书.马融传》:融字季长,扶风 茂陵人。“才高博洽,为世通儒,教养诸生,常有千数。涿郡卢植,北海郑玄,皆其徒也……常坐高堂,施绛纱帐,前授生徒,后列女乐,弟子以次相传,鲜有入其室者。”后因以“绛帐

  • 赵盾

    同“赵盾日”。宋张耒《仲夏》诗:“云间赵盾益可畏,渊底武侯方熟眠。”【词语赵盾】   汉语大词典:赵盾

  • 奋翮鹏程

    源见“鲲鹏展翅”。喻奋发自强于仕途之中。明朱鼎《玉镜台记.庆贺》:“看我儿材器如瑚琏,你须奋翮鹏程,策名金殿。”

  • 裂地分茅

    同“分茅列土”。宋叶適《任子》:“古者裂地分茅,以报人臣之有功,使其子孙嗣之。”见“分茅裂土”。宋·叶适《任子》:“古者~以报人臣之有功,使其子孙嗣之,所以酬祖宗,垂后裔也。”【词语裂地分茅】  成语

  • 李代桃僵

    《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三》:“桃在露井上,李树在桃旁,虫来啮桃根,李树代桃僵。树木身相代,兄弟还相忘。”后以“李代桃僵”喻弟兄能同甘苦。清黄遵宪《感事》诗:“芝焚蕙叹嗟僚友,李代桃僵泣弟兄。”亦指以此代

  • 浮以大白

    汉刘向《说苑.善说》:“魏文侯与大夫饮酒,使公乘不仁为觞政,曰:‘饮不釂者,浮以大白。’”浮,罚酒。大白,大酒杯。后以“浮以大白”指满饮大杯酒。明 马愈《马氏日抄.破靴令》:“时彦曰:‘予有隐语,乞诸

  • 潜鳞

    同“潜龙”。汉王粲《赠蔡子笃》诗:“潜鳞在渊,归雁载轩。”明李东阳《与顾天锡夜话》诗:“潜鳞自足波涛地,别马长怀秣饲心。”【词语潜鳞】   汉语大词典:潜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