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星火燎原

星火燎原

原指小的疏忽会酿成大祸,今喻新生的力量开始时固然很小,但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宏伟前途。商朝盘庚在位期间,迁都于殷。针对臣民不安新居的心情,作《盘庚》对他们进行规戒、开导。其中对于贵族、官吏用词更为尖锐和严厉。他说,你们有话为什么事先不告诉我,而却用浮言去蛊惑百性?人心是容易蛊感的,就好象大火在原野上燃烧,连接近都无法接近,还能够扑灭吗?

【出典】:

尚书·盘庚》上:“汝曷弗告朕而胥动以浮言?恐沈于众,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其犹可扑灭?”

【例句】:

宋·朱熹《朱子语类·大学·经一章》:“如击石之火,只是些子,才引着,便可以燎原。” 明·张居正《答云南巡抚何莱山论夷情》:“究观近年之事,皆起于不才武职,贪黩有司,及四方无籍奸徒窜入其中者,激而构煽之,星星之火,遂成燎原。” 清·张云璈《杀贼篇》:“后来官畏贼,贼来官退贼愈逼。星星之火能燎原,涓涓之滴成巨渊。本期扑灭在旦夕,岂料毒流经岁年。” 《毛泽东选集》第1卷《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星火燎原的话,正是时局发展的适当的描写。”


主谓 燎,烧;原,原野。细小的火星可以烧遍原野。比喻新生事物,初时弱小,但有旺盛生命力,有伟大广阔的发展前途。语本《尚书·盘庚上》:“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彦火《青春的邮人》:“一片红艳艳的杜鹃花可使山谷映照得红光焕发,就是一小簇一小丛的杜鹃花,也会如黑夜的火光,使人想到~。”也比喻小事可发展成大事,小乱可酿成大祸。明·贺逢圣《致族人书》:“天下事皆起于微,成于慎,微之不慎,~,蚁穴溃堤。吾畏其卒,故饰其始也。”△多用于事物由弱小到壮大,或由小事变为大事。→燎原之火 蚁穴溃堤 土壤细流 ↔曲突徙薪。也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星星之火,遂成燎原”。


【词语星火燎原】  成语:星火燎原汉语词典:星火燎原

猜你喜欢

  • 兰山羞

    《汉书.李广传》:天汉二年,贰师将军伐匈奴。李陵自请带一队人马“到兰千山南以分单于兵。”遭到匈奴数万人的包围。“汉军南行,未至鞮汗山,一日五十万矢皆尽,即弃车去。”李陵与韩延年突围,韩战死,“陵曰:‘

  • 牛腰卷

    唐李白《醉后赠王历阳》诗:“书秃千兔笔,诗裁两牛腰。”王琦注:“言其卷大如牛腰也。”后因以“牛腰卷”喻诗文数量之多。清赵翼《题程前川三百首梅花诗本》诗:“由来诗人争大名,必创奇观世无偶。叩门示我牛腰卷

  • 剥面皮

    讥讽人厚颜无耻。晋代裴启《裴子语林》:“王武子与武帝围棋,孙皓看。王曰:‘孙归命,何以好剥人面皮?’皓曰:‘见无礼于其君者,则剥其皮。’乃举棋局,武子伸脚在局下,故讥之。”王武子:王中,字武子。【词语

  • 臼中无釜

    梦兆妻死的故事。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卷八:“江淮有王生者,榜言解梦。贾客张瞻将归,梦炊于臼中。问王生,生言:‘君归不见妻矣。臼中炊,固无釜也。’贾客至家,妻果卒已数月。”釜:锅子。参见“炊臼之梦”条

  • 胶柱

    同“胶柱鼓瑟”。明张居正《答蓟镇巡抚刘百川书》:“蓟 永事势,与他镇不同,若俟贼已见形,而后调兵支粮,则无及矣。事有权宜,不宜胶柱,惟公裁之。”【词语胶柱】   汉语大词典:胶柱

  • 使星入蜀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李郃传》:“和帝继位,分遣使者,皆微服单行,至各州县观采风谣。使者二人当到益部,投郃候舍(接待宾客的馆舍)。时夏夕露坐,郃因仰观,问曰:‘二君发京师时,宁知朝廷遣二使邪?’二人默

  • 衣火光

    源见“优孟谏葬马”。谓被焚烧。清吴伟业《读史偶述》诗之二二:“平生赐物都燔尽,千里名驹衣火光。”【词语衣火光】   汉语大词典:衣火光

  • 鼓巴瑟

    同“鼓瓠巴瑟”。清黄景仁《题潘寄湖照》诗:“怜渠万顷无垠碧,不鼓巴瑟起大鱼。”

  • 不言禄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晋侯(晋文公重耳)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晋公子重耳归国取得政权后,赏赐跟随他逃亡的大臣。介之推口不言禄,文公竟一时将他遗忘。介之推的母亲劝他去找问,介之推认为不

  • 过门不入

    《孟子.离娄下》:“禹稷当平世,三过其门而不入。”后因以“过门不入”形容忠于职守,公而忘私。汉赵晔《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禹伤父功不成,循江溯河,尽济甄淮,乃劳神焦思以行,七年,闻乐不听,过门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