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枕水漱石

枕水漱石

同“枕石漱流”。宋吴文英《倒犯.赠黄复庵》词:“枕水卧漱石,数间屋,梅一坞;待共结,良朋侣。”


猜你喜欢

  • 苏粪壤以充帏,谓申椒其不芳

    苏:拾取。粪壤:粪土。充:充塞。帏:佩在身上的香囊。申椒:即大椒,香木名。 拣起粪土充塞佩囊,反而说申椒不香。 比喻善恶不分,是非颠倒。语出《楚辞.离骚》:“苏粪壤以充帏兮,谓申椒其不芳。”王逸注

  • 七步

    同“七步成诗”。南朝 梁任昉《齐竟陵文宣王行状》:“淮南取贵于食时,陈思见称于七步,方斯蔑如也。”【词语七步】   汉语大词典:七步

  • 郅恽拒关

    《后汉书.郅恽传》:“郅恽字君章,汝南西平人也。……恽遂客居江夏教授,郡举孝廉,为上东城门候(洛阳城东面北头门)。帝尝出猎,车驾夜还,恽拒关不开。帝令从者见面于门间。恽曰:‘火明辽远。’遂不受诏。帝乃

  • 绵里针

    元.石君宝《曲江池》二折:“笑里刀剐皮割肉,绵里针剔髓挑觔。”因以“绵里针”比喻外貌和善,内心刻毒。也比喻小心珍惜。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四折:“得了个纸条儿,恁般绵里针,若见玉天仙怎生软厮禁?

  • 疾足先得

    亦作“捷足先登”。行动迅速的人先得到。《史记.淮阴侯列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于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鹿:比喻帝位。疾:快速。主谓 跑快的人先得到东西。比喻行动快捷的人先达到目的。《史记·淮阴侯

  • 卖花声

    参见:卖杏花

  • 解铃还须系铃人

    宋惠洪《林间集》卷下载:法灯泰钦禅师少解悟,然未为人知,独法眼禅师深奇之。一日法眼问大众曰:“虎项下金铃,何人解得?”众无以对。泰钦适至,法眼举前语问之,泰钦曰:“大众何不道:系者解得。”由是人人刮目

  • 雕龙奭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驺奭者,齐诸驺子,亦颇采驺衍之术以纪文。……驺衍之术迂大而闳辩;奭也文具难施;……故齐人颂曰:‘谈天衍,雕龙奭,炙毂过髡。’……”战国时齐国有一位名叫驺奭的人,他写文章时象雕

  • 乌头白

    源见“乌头白,马生角”。比喻不可能出现的事。唐白居易《答元郎中》诗:“我归应待乌头白,惭愧元郎误欢喜。”【词语乌头白】   汉语大词典:乌头白

  • 金镜重圆

    源见“破镜重圆”。喻离散的夫妻重新团圆。《剪灯新话.秋香亭记》:“两世玉箫犹再合,何时金镜得重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