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桃李成蹊

桃李成蹊

蹊(xī希):小路。此典比喻桃树和李树不会说话,因为开花和结有果实吸引人们前来,所以在树下很自然地被人们踩成一条小路。后以此典形容人品行高尚,自然受人仰慕;或比喻注重实际而不讲求虚名。司马迁撰写《史记·李将军列传》最后评论说:“《论语》上说:‘在上位之人本身行为端正,即便不下命令,人们也会遵守奉行;在上位之人本身行为不端正,虽然下了命令,人们也不会遵守奉行。’这是说的李将军吧?我看到李广将军诚恳质朴像个乡下人,口不善于讲话。到他死时,天下无论认识他和不认识他的,都为他极尽哀痛。他那种忠实品质确实得到士大夫们信任!俗话说:‘桃树李树不会说话,可是树下自然地被人们踩成一条小路。’这话虽然浅近,可以用来说明大道理呀。”此典又作“嘉树下成蹊”、“成蹊”、“桃李无言”、“芳菲不为言”、“李无言”、“成蹊桃李”、“桃李无蹊”、“无言桃李”、“桃李不须言”、“桃李言”、“蹊为李广”。

【出典】:

史记》卷109《李将军列传》2878页:“太史公曰:《传》(指《论语》)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引语出自《论语·子路》篇)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xún xún巡巡,通“恂恂”,谦恭谨慎)如鄙人(居住郊野未见世面之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他,指李广)其(那)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yàn宴,群众中流传简单通俗有深刻道理之语句)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喻大也。”

【例句】:

三国魏·阮籍《咏怀》之三:“嘉树下成蹊,东园桃与李。” 南朝齐·谢眺《和徐都曹》:“桃李成蹊径,桑榆阴道周。” 南朝梁·萧绎《芳树》:“交让良宜重,成蹊何用言。” 唐·杜牧《紫薇花》:“桃李无言又何在?向风偏笑艳阳人。” 唐·周弘亮《曲江亭望慈恩寺杏园》:“愿莫随桃李,芳菲不为言。” 宋·杨亿《即目》:“峰奇云待族,蹊暗李无言。” 宋·黄庭坚《谒金门·示知命弟》:“君似成蹊桃李,入我草堂松桂,莫厌岁寒无气味,余生今已矣。” 宋·陈师道《寄毫州何郎中》:“松篁有节元宜晚,桃李无蹊只自薰。” 宋·朱淑真《春日杂兴》:“窈窕风光艳艳春,无言桃李一番新。” 明·袁宏道《邺城道》之八:“成蹊人自省,桃李不须言。” 明·皇甫汸《奉答子安兄》:“情忘桃李言,迹岂匏瓜系。” 明·徐渭《李》:“蹊堪为李广,核可付王戎。”


见“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金·元好问《南乡子》词:“迟日惠风柔,~绿渐稠。”


【典源】《史记·李将军列传》:“太史公曰: 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汉书·李广传》亦载。

【今译】 汉代将军李广抗击匈奴,身经七十余战,匈奴望而生畏,称为“飞将军”。司马迁为其作传,称赞说: 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不正是李广的写照吗?李广看上去像个老百姓,且不擅辞令,然而他死去,无论认识他或不认识他的人都为之哀痛,因为他忠心耿耿,待人以诚。正如谚语所说:“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意思是桃树李树虽不说话,自能以花果吸引人们前来,树下以至走出一条小路。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人品行高尚,自然受人仰慕、爱戴。

【典形】 成蹊、成蹊桃李、芳菲不为言、嘉树下成蹊、李无言、李下蹊、桃李不须言、桃李成蹊、桃李径、桃李无蹊、桃李无言、桃李言、无言桃李、蹊为李广、满蹊桃李、桃李无情、桃李终不言、桃阴旧蹊、将军桃李、门下成蹊。

【示例】

〔成蹊〕 南朝梁·萧绎《芳树》:“交让良宜重,成蹊何用言。”

〔成蹊桃李〕 宋·黄庭坚《谒金门·示知命弟》:“君似成蹊桃李,人我草堂松桂。莫厌岁寒无气味,余生今已矣。”

〔芳菲不为言〕 唐·周弘亮《曲江亭望慈恩寺杏园》:“愿莫随桃李,芳菲不为言。”

〔嘉树下成蹊〕 魏·阮籍《咏怀》之三:“嘉树下成蹊,东园桃与李。”

〔李无言〕宋·杨亿《即目》:“峰奇云待族,蹊暗李无言。”

〔李下蹊〕 清·钱谦益《九月望日得石斋馆文诗》:“世事蕉中梦,人情李下蹊。”

〔桃李不须言〕 明·袁宏道《邺城道》之八:“成蹊人自省,桃李不须言。”

〔桃李成蹊〕 南朝齐·谢脁《和徐都曹》:“桃李成蹊径,桑榆阴道周。”

〔桃李无蹊〕 宋·陈师道《寄亳州何郎中》:“松篁有节元宜晚,桃李无蹊只自薰。”

〔桃李无言〕 唐·杜牧《紫薇花》:“桃李无言又何在?向风偏笑艳阳人。”

〔桃李言〕 明·皇甫汸《奉答子安兄》:“情忘桃李言,迹岂匏瓜系。”

〔无言桃李〕 宋·朱淑真《春日杂兴》:“窈窕风光艳艳春,无言桃李一番新。”

〔蹊为李广〕 明·徐渭《李》:“蹊堪为李广,核可付王戎。”


【词语桃李成蹊】  成语:桃李成蹊汉语词典:桃李成蹊

猜你喜欢

  • 文淑真人

    源见“南阳佳气”、“真人”。指汉光武。清徐夜《经严陵钓台》诗:“足消文淑真人气,直得狂奴故态名。”

  • 三字狱

    参见后《莫须有》。偏正 狱,罪。遭诬陷,冤狱。语本《宋史·岳飞传》:“狱之将上也,韩世忠不平,诣桧诘其实,桧曰:‘飞子云与张宪书,虽不明,其事体莫须有。’世忠曰:‘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明·李东

  • 千钧诺

    源见“一诺千金”。指重大的许诺。宋苏轼《赠钱道人》诗:“不量力所负,轻出千钧诺。”

  • 苍梧泪

    南朝.梁.任昉《述异记》卷上:“湘水去岸三十里许有相思宫、望帝台。昔舜南巡而葬于苍梧之野,尧之二女娥皇、女英追之不及,相与恸哭,泪下沾竹,竹文上为之斑斑然。”《艺文类聚》“竹”引《湘川记》:“舜巡狩苍

  • 鳌负五山

    同“鳌戴三山”。元 大䜣《送何彦敬赴山东宪幕》诗:“霆奔群蛰奋,鳌负五山浮。”

  • 白云乡

    旧题汉.伶玄《飞燕外传》:“是夜进合德(赵宜主飞燕之妹。江都王协律舍人冯万金与江都王孙女姑苏公主江都中尉赵曼妻私通,一产二女,长曰宜主,次曰合德,都冒姓赵),帝大悦(帝指汉成帝刘骜),以辅属体(辅,颊

  • 令君绝倒

    源见“三倒”。比喻善议论,令人叹服。宋陆游《自嘲》诗:“可怜对客犹自矜,谈道能令君绝倒。”

  • 乘鸾子

    同“乘鸾女”。宋苏轼《和张耒高丽松扇》:“犹胜汉宫悲婕妤,网虫不见乘鸾子。”【词语乘鸾子】   汉语大词典:乘鸾子

  • 后顾之虑

    见“后顾之忧”。宋·刘奕《上韩范二招讨书》:“贼无~,长驱而来。【词语后顾之虑】  成语:后顾之虑

  • 前功皆弃

    见“前功尽弃”。《新唐书·李德裕传》:“观者曰:‘不如少息,若弓拨矢钩,~。’”【词语前功皆弃】  成语:前功皆弃汉语大词典:前功皆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