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次仲化鸟

次仲化鸟

晋.葛洪《神仙传.王次仲》:“王次仲变篆为隶,始皇召之,不至,将杀之。次仲化为大鸟,振翼而起。使者拜曰:‘无以复命,恐见诛。’乃以三大翮堕使者。始皇因名其山日落翮山。”又见郦道元《水经注》卷十三“㶟水”。

秦始皇闻王次仲将篆文变改为隶书,因便于书写,感到新奇而召见他,三征不至。始皇怒,下令将他逮捕,槛车始发于道,次仲化为大鸟(或作乌),翻飞而去。后因用为神仙变化之典。

明.萧良有《龙文鞭影》卷一:“佐卿化鹤(另见该条),次仲为乌。”


猜你喜欢

  • 竹林游

    源见“竹林七贤”。本指魏 晋间阮籍、嵇康等七人在竹林的宴游。后泛指友人的欢聚宴饮和游乐。南朝 梁萧钧《晚景游泛怀友》诗:“一辞金谷苑,空想竹林游。”亦用以称美叔侄关系。唐储光羲《仲夏饯魏四河北觐叔父》

  •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熙熙:纷杂貌。攘攘:扰乱貌。 形容人们喧闹纷杂,皆为追求盈利而来来往往。语出《太平御览》卷四九六引《六韬》:“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史记.货殖列传》:“谚曰:‘千金之子,不死于

  • 乐舌潘笔

    《晋书.乐广传》:“广善清言而不长于笔,将让尹,请潘岳为表。岳曰:‘当得君意。’广乃作二百句语,述己之志。岳因取次比,便成名笔。时人咸云:‘若广不假岳之笔,岳不取广之旨,无以成斯美也。’”后因以“乐舌

  • 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

    好( ㄏㄠˋ hào ):爱好。 我不曾见过像好色那样好德的人。 原是孔丘讥刺卫灵公宠幸南子的话。 后也泛指世人好色重于好德。语出《论语.子罕》:“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同书《卫灵

  • 鸟服

    《史记.夏本纪》:“鸟夷皮服。”裴骃集解:“郑玄曰:‘东方之民搏食鸟兽者。’孔安国曰:‘服其皮,明水害除。’”本谓东方海岛居民以鸟兽皮毛为服。后因以“鸟服”借指荒远之地。鸟,同“岛”。南朝 宋鲍照《石

  • 共工触不周山

    同“共工触柱”。南朝 梁江淹《遂古篇》诗:“女娲炼石补苍天兮,共工所触不周山兮。”

  • 弦外音

    同“弦外遗音”。清沈德潜《唐诗别裁集.李白》:“七言绝句,以语近情遥,含吐不露为贵;只眼前景,口头语,而有弦外音,令人神远,太白有焉。”【词语弦外音】   汉语大词典:弦外音

  • 两龙剑

    源见“丰城剑气”。喻指才华杰出。唐李白《梁甫吟》:“张公两龙剑,神物合有时。”

  • 御水流红

    同“御沟题红”。明沈鲸《双珠记.因诗赐配》:“纩衣诗句通芳信,恰正与御水流红并论,此去巫阳云雨近。”

  • 漳滨卧

    《文选》卷二十三.三国魏.刘公干(桢)《赠五官中郎将四首》其二:“余婴沉痼疾,窜身清漳滨。”三国时,建安七子之一刘桢,有诗自叹病卧漳滨。后遂用为病卧异乡之典。唐.司空曙《哭王注》诗:“已叹漳滨卧,何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