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后汉书.赵岐传》李贤注引《三辅决录》:“英颇自矜高,与朱赐书云:‘上比崔杜不足,下方罗赵有余’。”

下方即下比。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是指虽然不如比自己强的,但却超过比自己差的,表示满足于现状的中游思想。亦作“上方不足,下比有余。”

茅盾《雾重庆拾零》:“这里只讲一位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人物。”


其他 比起高的差一些,比起低的强一些。指中等水平。语本汉·赵岐《三辅决录》:“上比崔杜不足,下方罗赵有余。”赵树理《“锻炼锻炼”》:“在李宝珠看来,她这位丈夫也不能算最满意的人,只能说是‘~’。”有时也用以批评指甘居中游,不求进取。杨献珍《加强党性锻炼》:“有些地方我不如人,但有些地方人不如我,~。”△多用于比较方面。也作“上方不足,下比有余”。


【词语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成语: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汉语词典: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猜你喜欢

  • 铸颜

    汉.扬雄《法言.学行》:“或问:‘世言铸金,金可铸与?’曰:‘吾闻觌君子者,问铸人,不问铸金。’或曰:‘人可铸与?’曰:‘孔子铸颜渊矣。’”颜渊名回,字子渊,他是孔子的学生,极有德行,为孔门七十二贤之

  • 授环

    《诗经.邶风.静女》传:“后妃群妾以礼御于君所(注:御于君所,指侍奉陪伴君王)。女史书其日月,授之以环以进退之。生子月辰,则以金环退之。当御者以银环进之。”《太平御览》卷一三五引《五经要义》曰:“古者

  • 岿然独存

    同“岿然灵光”。《南史.何胤传》:“寻而山发洪水,树石皆倒拔,唯胤所居室岿然独存。”偏正 独,惟一。形容经变乱仍然独立着,独自保存下来的事物。清·汪琬《重修报恩寺记》:“迩来百余年来,田俱不可复问,而

  • 三弄笛

    源见“桓伊笛”。借指悠扬的笛韵。清王士禛《秋柳》诗之一:“莫听临风三弄笛,玉关哀怨总谁论?”【词语三弄笛】   汉语大词典:三弄笛

  • 扫门求见

    指魏勃为齐相曹参舍人(侍从官)打扫门外卫生,才由舍人引荐他见到曹参。后以此典形容设法求谒权贵,希图任用。 当魏勃年青时,想求见齐相曹参,家贫拿不出东西打通关系,便经常独自一人凌晨时分前去齐相舍人的大门

  • 湘灵

    同“湘妃”。《后汉书.马融传》:“湘灵下,汉女游。”李贤注:“湘灵,舜妃,溺于湘水,为湘夫人。”鲁迅《湘灵歌》:“湘灵妆成照湘水,皎如皓月窥彤云。”【词语湘灵】   汉语大词典:湘灵

  • 问字

    同“问奇字”。宋陆游《小园》诗:“客因问字来携酒,僧趁分题就赋诗。”【词语问字】   汉语大词典:问字

  • 丹枝

    源见“郤诜丹桂”。丹桂的树枝。比喻科举功名。唐罗隐《东归》诗:“唯将白发期公道,不觉丹枝属别人。”【词语丹枝】   汉语大词典:丹枝

  • 狐虎之威

    源见“狐假虎威”。喻权势者及其爪牙的淫威。鲁迅《且介亭杂文.忆韦素园君》:“那时候,因为段祺瑞总理和他的帮闲们的迫压,我已经逃到厦门,但北京的狐虎之威还正是无穷无尽。”偏正 比喻有权势者及其爪牙的淫威

  • 通子

    晋陶潜《责子》诗:“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通子,陶潜小儿名。后因以“通子”为咏子之典。唐韩翃《寄赠虢州张参军》诗:“好栗分通子,名香赠莫愁。”【词语通子】   汉语大词典: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