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永垂不朽

永垂不朽

形容一个人虽然逝世,但其业绩和风范将对后世永远有意义。公元前549年,鲁国大夫叔孙豹出使晋国。晋国大夫范宣子到郊外迎接并问叔孙豹古人说的死而不朽是什么意思,叔孙豹未及回答,范宣子又问:“我的祖先在虞舜以前称陶唐氏,在夏朝称为御龙氏,在商朝称为豕韦氏,在周朝称作唐杜氏,晋国称霸中原后,又称范氏,这样的世代相袭,大概就是不朽吧。”叔孙豹答道:“以我所知,您说的这些叫世禄而不能称为不朽。我们鲁国从前有个大夫叫臧文仲,他虽然死去,但是他的主张没有废绝,这才称得上不朽。我听说,一个人的伟大之处首先是道德高尚,堪为后人表率;其次是建有功勋,再次便是立言,或以主张,或以著述,教育启迪后人。这些才能称为不朽。如果只能保住贵族身分,维持宗庙,世代相袭,哪个国家都有这样一批人。世代相袭时间长久和官俸优厚的人,是够不上不朽之称的啊。”

【出典】: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穆叔如晋。范宣子逆之,问焉,曰:‘古人有言曰,死而不朽,何谓也。’穆叔未对。宣子曰:‘昔匄之祖,自虞以上为陶唐氏,在夏为御龙氏,在商为豕韦氏,在周为唐、杜氏,晋主夏盟为范氏,其是之谓乎。’穆叔曰:‘以豹所闻,此之谓世禄,非不朽也。鲁有先大夫曰臧文仲,既没,其言立,其是之渭乎。豹闻之,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此之谓不朽。若夫保姓受氏,以守宗祊,世不绝祀,无国无之。禄之大者,不可谓不朽。”

【例句】:

北齐·魏收《魏书·高祖纪下》:“虽不足纲范万度,永垂不朽,且可释滞目前,厘整时务。”


并列 垂,流传后世。指功勋业绩、纲纪制度和崇高精神等长久流传,不可磨灭。柳建伟《煞庄亡灵》:“夏秋雪也用她生命的最后一滴血,把他必将~的形象上涂了一层圣洁庄严的艳红。”△褒义。用于可作楷模的事物,今多指已故人物的伟大功业、光辉精神。→永垂千古 万古流芳 留芳万古 永世长存 流芳百世 永世其芳万古长存 万古流芳 ↔遗臭万年。 也作“垂范百世”、“永传不朽”、“永存不朽”、“永在不朽”、“远垂不朽”。


解释垂:流传。指姓名、事迹、精神等长久流传,永不磨灭。

出处魏书·高祖孝文帝纪下》:“虽不足纲范万度,永垂不朽,且可释滞目前,厘整时务。”

北魏孝文帝,是我国古代一位卓越的少数民族政治家和改革家。他本姓拓跋,名宏,因崇尚中原文化,大力推行汉化政策,于公元471年将拓跋氏改姓元。他禁胡服﹑胡语,提倡汉化,禁止鲜卑族内部通婚,促进了民族融合。

为了便于学习和接受中原汉族先进文化,进一步加强对黄河流域的统治,孝文帝决定把国都从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东北)迁到中原地区,但他担心遭到朝廷贵族顽固派的强烈反对,于是假装征伐南朝,趁机迁都。

公元493年,孝文帝下诏修造桥梁道路,操练军队,准备大举南伐。紧接着又下诏说:“上至周代经典,下至汉晋规章,都列明了六职、九列各位官员的职责,我们应当注意保持这些典章制度,人人坚守自己的职事。现在虽然百官等级已定,但各项事务的规章还没有确立。过去,贤人们会亲自处理这些,现在,我也参考过去的资料,结合当前的实际,制定了《职员令》。因为战事紧迫,还没有时间仔仔细细地弄得周全。但我认为,它即使不足以治理万事,长久流传,永不磨灭,也可以对付目前的疑虑,治理整顿当前的各项事务。等到大军返回,再重新讨论不足之处,现在权且颁布施行。如果在施行中遇到疑问,而此律令中没有写到,可以将疑问上报,我将重新对它进行修订补充。”

当年9月7日,孝文帝以讨伐南朝萧齐为名,率领三十余万军队大举南下。但路上遭遇霖雨,天气一直不放晴,四十天后才行军到洛阳。此时大臣将士们都已疲惫不堪,不愿继续南进。孝文帝趁机下令:“如不继续南进征讨,就必须迁都于此。”从而顺利地解决了迁都的难题。


【词语永垂不朽】  成语:永垂不朽汉语词典:永垂不朽

猜你喜欢

  • 投袂

    谓振袖而起,形容精神奋发之状。《左传.宣公十四年》:“楚子闻之,投袂而起。”投:振。袂( ㄇㄟˋ mèi 妹):衣袖。【词语投袂】   汉语大词典:投袂

  • 谈经

    《汉书.朱云传》载:五鹿充宗,字君孟,任职少府,“为梁丘《易》(即梁丘贺所传的《易经》),自宣帝时,善梁丘氏说。元帝好之,欲考其异同,令充宗与诸《易》家论。充宗乘贵辩口,诸儒莫能与抗,皆称疾不敢会。有

  • 坐而待毙

    同“坐以待毙”。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史九》:“善良之民,坐而待毙。”见“坐以待毙”。茅盾《子夜》12:“他说明了消极的‘自立政策’——不仰赖银钱业的放款,就等于~;只有先战胜了老赵,打破了老赵指挥下

  • 桐乡归葬

    《汉书.朱邑传》:“〔朱邑〕少时为舒 桐乡(在今安徽 桐城市北)啬夫,廉平不苛,以爱利为行,未尝笞辱人,存问耆老孤寡,遇之有恩,所部吏民爱敬焉……初邑病且死,属其子曰:‘我故为桐乡吏,其民爱我,必葬我

  • 贡禹弹冠

    弹冠:弹去帽子上的灰尘,比喻准备做官。 贡禹(前124-前44年)字少翁。琅邪(治所今山东诸城)人,汉元帝时,历任谏大夫,御史大夫。王吉字子阳,与贡禹是同乡好友,志趣相投。王吉做官,贡禹弹去帽子上的尘

  • 黄花忙

    同“槐花黄,举子忙”。清唐孙华《偕夏重至国学观古槐》诗:“想当右文全盛日,多士争踏黄花忙。”【词语黄花忙】   汉语大词典:黄花忙

  • 一戎

    同“一戎衣”。唐白居易《策林.议兵》:“故有一戎而业成王霸,一战而祸及危亡。”【词语一戎】   汉语大词典:一戎

  • 冯歌

    源见“冯驩弹铗”。谓冯驩弹铗而歌。比喻贤士怀才不遇。明 吾丘瑞《运甓记.诸贤渡江》:“君门远,冯歌卞泣,泪向暗中零。”【词语冯歌】   汉语大词典:冯歌

  • 杨仆惭为关外人

    参见:杨仆移关

  • 目空余子

    见“目中无人”。马南邨《燕山夜话·交友待客之道》:“如果遇到对方有弱点,就更加盛气凌人,~。”【词语目空余子】  成语:目空余子汉语大词典:目空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