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文遗美
《史记.孝文本纪》:“〔文帝〕尝欲作露台,召匠计之,直百金。上曰:‘百金,中民十家之产。吾奉先帝宫室,常恐羞之,何以台为!’”后以“汉文遗美”概指此事,称颂帝王以俭治国。唐 司马扎《筑台》诗:“魏国昔强盛,宫中金玉多。征丁筑层台,唯恐不巍峨……讵念人力劳,安问黍与禾。一朝国既倾,千仞堂亦平……汉文有遗美,对此清飙生。”
《史记.孝文本纪》:“〔文帝〕尝欲作露台,召匠计之,直百金。上曰:‘百金,中民十家之产。吾奉先帝宫室,常恐羞之,何以台为!’”后以“汉文遗美”概指此事,称颂帝王以俭治国。唐 司马扎《筑台》诗:“魏国昔强盛,宫中金玉多。征丁筑层台,唯恐不巍峨……讵念人力劳,安问黍与禾。一朝国既倾,千仞堂亦平……汉文有遗美,对此清飙生。”
源见“羲和驭日”。指太阳。唐孙逖《奉和登会昌山应制》:“乾行万物睹,日驭六龙迟。”
《晋书.陶侃传》:“尚书乐广欲会荆 扬士人,武库令黄庆进侃于广,人或非之。庆曰:‘此子终当远到,复何疑也!’”后遂以“远到之器”称前程远大的人。明徐渭《女状元》四出:“他才学既是出群,吏事又十分这等精
《国语.周语上》:“周之兴也,鸑鷟鸣于岐山。”韦昭注:“鸑鷟,凤之别名。”后因以“岐山鸣凤”指兴王道成帝业的瑞兆。明 邵璨《香囊记.琼林》:“起贤佐渭水飞熊,表嘉瑞岐山鸣凤。”
指韩安国对监狱官吏说:烧完之死灰难道不再燃烧起来吗?后以此典比喻人失势后又重新得志复位。韩安国(?——前127年),字长孺。汉诸侯王梁国成安(今河南临汝)人。初为梁孝王(刘武,汉文帝刘桓之子,汉封诸侯
《史记.淮阴侯列传》:“齐王广、龙且并军与信战……与信夹潍水陈。韩信乃夜令人为万余囊,满盛沙,壅水上流,引军半渡,击龙且,详(佯)不胜,还走。龙且果喜曰:‘固知信怯也。’遂追信渡水。信使人决壅囊,水大
同“曲突徙薪”。柳亚子《恭谒孙先生之灵堂有感》诗:“曲突迁薪今已矣,一夫不杀血成江。”
同“雅歌投壶”。明高启《送人出镇》诗:“如今四海无征战,雅咏投壶乐太平。”
源见“东山丝竹”。指人至中年后常为事而感伤。清 丘逢甲《东山感春诗》之六:“神丹浪说解还童,哀感中年遇谢公。”【典源】《世说新语· 言语》:“谢太傅(安) 语王右军 (羲之) 曰:‘中年伤于哀乐,与亲
《吕氏春秋.遇合》:“人有大臭者,其亲戚兄弟妻妾知识无能与居者,自苦而居海上。海上人有说其臭者,昼夜随之而弗能去。”后以“逐臭之夫”喻嗜好怪僻的人。三国 魏曹植《与杨德祖书》:“人各有好尚,兰茝荪蕙之
见“当头棒喝”。鲁迅《彷徨·伤逝》:“我觉得这似乎给了我~,但也立即定了神,说出我的意见和主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