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河山带砺

河山带砺

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序》:“封爵之誓曰:‘使河如带,泰山若厉。国以永宁,爰及苗裔。’”裴骃集解引汉应劭曰:“封爵之誓,国家欲使功臣传祚无穷。带,衣带也;厉,砥石也。河当何时如衣带,山当何时如厉石,言如带厉,国乃绝耳。”厉,亦作砺。后因以“河山带砺”极言国基坚固,国祚长久。亦喻受皇家恩封,永继无穷。唐陆贽《赐李纳王武俊等铁券文》:“功载鼎彝,名藏王府,子孙代代,为国勋臣,河山带砺,传祚无绝。”


【典源】 《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序》:“封爵之誓曰:‘使河如带,泰山若厉。国以永宁,爰及苗裔。’”《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序》亦载,注引应劭曰:“封爵之誓,国家欲使功臣传祚无穷也。带,衣带也。厉,砥厉石也。河当何时如衣带,山当何时如厉石,言如带厉,国犹永存,以及后世之子孙也。”

【今译】 汉代,封爵的誓词说:“一直到黄河变得细如衣带,泰山变得小如磨刀石时那样长久,国家世代安宁,功臣传祚,不断延续,直至子子孙孙,无穷无尽。”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国基坚固,国祚绵长; 也比喻经历的时间极为长久。

【典形】 带砺山河、黄河如带、黄河誓、山如砺、誓著山河。

【示例】

〔带砺山河〕 唐·张说《唐故凉州长史元君石柱铭序》:“坛场邺洛,据天地之图; 带砺山河,建王侯之国。”

〔黄河如带〕 明·袁宏道《余友黄鹄生与所呢相去二舍》:“纵使黄河如带水,双筠依旧碧琅玕。”

〔黄河誓〕唐·崔融《塞垣行》:“岂要黄河誓,须勒燕山石。”

〔山如砺〕宋·李刘《贺丞相明堂庆寿启》:“黄河如带山如砺,畴高萧相之功。”

〔誓著山河〕 唐·元稹《许刘总出家制》:“功留鼎鼎,誓著山河。”


【词语河山带砺】  成语:河山带砺汉语词典:河山带砺

猜你喜欢

  • 时不我与

    《论语.阳货》:“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后因以“时不我与”谓时间不等待人,错过时机,追悔莫及。三国 魏嵇康《幽愤诗》:“实耻讼免,时不我与。”主谓 我与,即与我。再没有时间给我了。语出三国魏·嵇康《幽

  • 暖律

    源见“邹衍吹律”。古时以时令合乐律,因以“暖律”指温暖的节候。唐罗隐《岁除夜》诗:“厌寒思暖律,畏老惜残更。”明方孝孺《友筠轩赋》:“春之时也,暖律乍起,和风方刚。”【词语暖律】   汉语大词典:暖律

  • 鲁壁

    源见“孔壁遗文”。指孔子故宅藏有古文经传的墙壁。唐玄宗《晚宴两相》诗序:“乃命学者缮落简,缉遗编,纂鲁壁之文章,缀秦坑之煨烬。”亦借指蝌蚪文书法、孔壁所藏的典籍。宋苏轼《文勋篆铭》:“安国用笔,意在隶

  • 日边

    源见“日近长安远”。指极远之地。唐李白《望天门山》诗:“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亦比喻京师附近,帝王左右。唐赵嘏《送裴延翰下第归觐滁州》诗:“江上诗书悬素业,日边门户倚丹梯。”宋杨万里《送丁

  • 歌廉

    同“歌叔度”。廉,指廉范。金段克己《南乡子.寿县大夫薛君宝臣》词:“五袴复歌廉,竹马儿童更可怜。”【词语歌廉】   汉语大词典:歌廉

  • 把臂入林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谢公(谢安)道:‘豫章(指谢鲲)若遇七贤(即指“竹林七贤”,见该条),必自把臂入林。’”把臂,挽住手臂;林,指竹林。谢安的话意思是说:谢鲲为人不拘礼法,倜傥潇洒,

  • 斗不挹酒浆

    《诗经.小雅.大东》:“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此是《大东》末章第三、四句。意为:天上的北斗星啊,你空有斗的形状,却不能用来舀酒浆。《大东》小序云是讽刺困于役而伤于财的乱政。后因用为讽徒有其名、不堪

  • 三无私

    《礼记》卷九《孔子闲居》:“子夏曰:‘敢问何谓三无私?’孔子曰:‘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子夏问孔子什么是三无私?孔子回答说:“天覆盖万物,地运载一切,日月普照大地。这三者公平无私,是为“

  • 田父可坐杀

    周时谚语。田父指老农。《列子.杨朱》:“周谚曰:‘田父可坐杀。’晨出夜入,自以性之恒,啜菽茹藿,自以味之极,肌肉粗厚,筋节?急,一朝处于柔毛绨幕,荐以粱肉兰桔,心㾓体烦,内热生病矣。”谚语中反映出统治

  • 藏山夜半失

    同“藏舟去壑”。宋黄庭坚《次韵师厚病间》:“藏山夜半失,鸟合归星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