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见:庾信园
《管子.地数》:“故天下之君顿戟一怒,伏尸满野,此见戈之本也。”后因以“顿戟”指动用干戈引起兵战。《南齐书.高帝纪上》:“入兵万乘之国,顿戟象魏之下。”【词语顿戟】 汉语大词典:顿戟
源见“滥竽充数”。比喻冒充凑数,名不副实。常用为谦词。唐温庭筠《病中书怀呈友人》诗:“文囿陪多士,神州试大巫。对虽希鼓瑟,名亦滥吹竽。”自注:“予去秋试京兆荐,名居其副。”
42` 源见“安世补亡”。泛指佚书。唐韦应物《送褚校书归旧山歌》:“汉箧亡书已暗传,嵩丘遗简还能识。”【词语汉箧亡书】 汉语大词典:汉箧亡书
《文选.潘岳〈杨仲武诔〉》:“既藉三叶世亲之恩,而子之姑,余之伉俪焉……潘 杨之穆,有自来矣,矧乃今日慎终如始。”吕延济注:“谓岳父与仲武祖旧相知好,况今日我与仲武顺祖父之好如始也。”穆,通“睦”。后
《礼记.射义》:“孔子射于矍相之圃,盖观者如堵墙。”郑玄笺:“矍相,地名。”本为古地名,故址在今山东省 曲阜市城内阙里西。后借指学宫中习射的场所。《北史.张普惠传》:“乞至九月,备饰尽行,然后奏《狸首
玉帛:古代举行礼仪时使用的玉器、丝帛等礼器。 所谓礼仪,难道仅是指玉帛之类的礼器而说的吗?所谓音乐,难道仅是指钟鼓之类的乐器而说的吗? 意谓礼仪的本质在于制定名分,确立尊卑,而不在于玉帛等形式,音
源见“班姬咏扇”。指失宠的哀怨。唐窦牟《元日喜闻大礼寄上翰林四学士中书六舍人》诗:“忽思班女怨,遥听越人吟。”
同“六州铁铸”。清唐孙华《读梅村先生鹿樵纪闻有感》诗:“六州铸错空销铁,九品论材只采金。”【典源】 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十四:“中和中,魏博帅罗弘信,初为本军步射小校,……累加至太尉,封临淮王。弘
源见“信陵虚左”。美称别人的赏识或重用。唐王昌龄《答武陵田太守》诗:“曾为大梁客,不负信陵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