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溺儒冠

溺儒冠

史记.郦食其传》:“骑士曰:‘沛公不好儒,诸客冠儒冠来者,沛公辄解其冠,溲溺其中。与人言,常大骂。……’”

汉高祖不欢迎儒生,如果来客戴的是儒生帽子,汉高祖就把儒生帽子拿来,当尿盆用。后因用为轻视儒生之典。

清.章太炎《秦献记》:“夫高祖则溺儒冠。”


猜你喜欢

  • 白鱼赤乌

    源见“白鱼入舟”。为王朝兴盛的祥瑞之兆。汉王充《论衡.指瑞》:“夫凤麟之来,与白鱼赤乌之至无以异也。”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正纬》:“白鱼赤乌之符,黄金紫玉之瑞。”并列 祥瑞的征兆。语本《史记·周本

  • 风起云飞

    汉武帝《秋风辞》:“秋风起兮白云飞……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后即以“风起云飞”为触景伤怀之典。宁调元《燕京杂诗》之三:“当时汾水楼船意,风起云飞尽感吁。”并列 比喻看到眼

  • 胯下韩侯

    参见“忍辱袴下。【词语胯下韩侯】  成语:胯下韩侯汉语大词典:胯下韩侯

  • 岿然鲁殿

    同“岿然灵光”。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十四:“中兴已来,岭南人士咸推番禺 陈徵君 君澧、南海 谭舍人 莹为岿然鲁殿。”

  • 骊龙颔

    源见“探骊得珠”。指险处,难境。张随《海客探骊珠赋》:“俯身于碧沙泉底,挥手于骊龙颔下。”亦借指皇城。闽徐夤《送王校书往清源》诗:“清歌早贯骊龙颔,丹桂曾攀玉兔宫。”

  • 面墙而立

    源见“不学面墙”。指面对墙壁而立,一无所见。比喻不学习。《晋书.凉武昭王李玄盛传》:“古今成败,不可不知,退朝之暇,念观典籍,面墙而立,不成人也。”主谓 面对墙壁站着,什么也看不见。比喻不学无术,一无

  • 鹏程

    同“鹏程万里”。宋道潜《次韵孔天瑞秀才见寄》:“来岁如今好时节,看君高步蹑鹏程。”【词语鹏程】   汉语大词典:鹏程

  • 生刍絮酒

    源见“生刍致祭”、“炙鸡絮酒”。指祭悼亡友的祭品。明吴廷翰《追悼良用》诗:“生刍絮酒终难致,一束遥凭双泪传。”

  • 管蔡

    《史记.管蔡世家》:“管叔鲜、蔡叔度者,周文王子而武王弟也。”“武王既崩,成王少,周公旦专王室。管叔、蔡叔疑周公之为不利于成王,乃挟武庚以作乱。周公旦承成王命伐诛武庚,杀管叔,而放蔡叔。”“太史公曰:

  • 井底鸣蛙

    源见“井蛙”。比喻见识浅陋而又妄自尊大的人。元无名氏《看钱奴》一折:“则你那自尊自贵无高下,真乃是井底鸣蛙。”见“井底之蛙”。明·罗贯中《风云会》1折:“一任教纵横奋发,都是些~。”【词语井底鸣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