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火辨良玉

火辨良玉

源见“美玉经三火”。比喻经过艰苦考验,方能辨别出具有坚贞品质的人才。唐白居易《题赠郑秘书徵君》诗:“在火辨良玉,经霜识贞松。”


【典源】 《淮南子·俶真训》:“譬若钟山之玉,炊以炉炭,三日三夜而色泽不变,则至德天地之精也。”

【今译】 昆仑山 (别名钟山) 的玉,放在炉火中烧三天三夜,色泽依然不变,是真正的良玉。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真正的英雄志士经得起考验,越经磨炼,越显出英雄本色。

【典形】 火辨良玉、久炊为真玉、美玉经三火、试良玉、试玉、真玉烧不热。

【示例】

〔火辨良玉〕 唐·白居易《题赠郑秘书徵君》:“在火辨良玉,经霜识贞松。”

〔久炊为真玉〕 清·黄鷟来《别尘公》:“久炊始觉为真玉,未涅何因见不缁。”

〔美玉经三火〕 宋·苏轼《次韵子由寄题》:“羡君美玉经三火,笑我枯桑困八蚕。”

〔试良玉〕 宋·苏轼《送蔡冠卿知饶州》:“莫嗟天骥逐羸牛,欲试良玉须猛火。”

〔试玉〕 唐·白居易《放言》:“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真玉烧不热〕 唐·顾况《赠别崔十三长官》:“真玉烧不热,宝剑拗不折。”


猜你喜欢

  • 王贡

    源见“弹冠相庆”。借指势利之友。清钱谦益《次韵赠别友沂》:“昔游谢王 贡,末契结嵇 吕。”【词语王贡】   汉语大词典:王贡

  • 吹箫散楚

    源见“四面楚歌”。吹奏楚歌多用箫、笛,因以“吹箫散楚”谓瓦解敌军。张震《英明的预见,正确的战役方针》:“有一处阵地上,还采用‘吹箫散楚’的办法,组织火线音乐队,在风雪怒吼的黑夜里,向敌人演奏《白毛女》

  • 漂梗

    同“泛梗”。唐许浑《金陵阻风登延祚阁》诗:“登阁惭漂梗,停舟忆断蓬。”明杨慎《庚寅除夕》诗:“无家垂老同漂梗,痛饮狂歌非隐沦。”【词语漂梗】   汉语大词典:漂梗

  • 老奸得志

    《新唐书.许敬宗传》:“帝将立武昭仪,大臣切谏,而敬宗阴揣帝私,即妄言曰:‘田舍子賸获十斛麦,尚欲更故妇,天子富有四海,立一后谓之不可,何哉?’帝意遂定。王后废,敬宗请削后家官爵,废太子忠而立代王。拜

  • 羊起成群

    源见“叱石为羊”。用以形容山间群石。唐苏味道《咏石》:“雁归犹可候,羊起自成群。”

  • 桥边纳履

    同“圯桥进履”。清毛奇龄《题张舍人携琴图》诗:“桥边纳履贻书早,海上乘槎探石迟。”

  • 中郎遗愧

    源见“郭泰碑铭”。指碑铭对死者的赞誉言过其实。清顾炎武《过郭林宗墓》诗:“路畔累累墓石多,中郎遗愧定如何!”

  • 人微权轻

    指田穰苴(ráng jū禳拘)对齐景公说:自己资望浅、权位轻,希望得到一位大臣做监军。后以此典形容地位低下,资历浅,说话不起作用。田穰苴,春秋时齐国人,因做过司马(管军政和军赋),所以又称为司马穰苴。

  • 木母

    源见“丁兰刻木”。泛指所刻生母之木偶像。用以称誉人孝敬母亲。《南史.梁元帝纪下》:“〔元帝〕始居文宣太后忧,依丁兰作木母。”【词语木母】   汉语大词典:木母

  • 乱果掷行车

    源见“潘安貌”。借指倾慕美男子。北周庾信《见游春人》诗:“连杯劝上马,乱果掷行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