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王郎健笔

王郎健笔

新唐书.王勃传》:“勃过钟陵,九月九日,都督(注:时阎伯屿为洪州牧,故称)大宴滕王阁,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抗然不辞。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一再报,语益奇,乃矍然(惊惶、急视貌)曰:‘天才也。’”五代王定保《唐摭言》:“阎公以纸笔巡让宾客,勃不辞让。公大怒,拂衣而起,专令人伺其下笔。第一报云:‘南昌故郡,洪都新府。’公曰:‘亦是老生常谈。’又报云:‘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公闻之,沉吟不语。又云:‘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公矍然而起曰:‘此真天才,当垂不朽矣。’”

唐王勃,六岁善文辞。麟德初年以对策举高第。他才华横溢,傲兀自负。每作文,先磨墨数升,酣饮而卧,醒来之后,援笔成篇,不易一字。由此可见其大手笔。《滕王阁序》是其散文之代表作,称“王郎健笔”当主要指此。后因用为文才出众健笔凌云之典。

宋.辛弃疾《贺新郎.赋滕王阁》词:“王郎健笔夸翘楚。到如今,落霞孤鹜,竞传佳句。”


猜你喜欢

  • 金槌夺晋鄙

    源见“朱亥袖椎”。指义士朱亥为信陵君解危济困。唐 唐尧客《大梁行》诗:“金槌夺晋鄙,白刃刎侯 嬴。”

  • 芳草多情

    唐.冯贽《记事珠.妆点芳草》:“午桥庄小儿坡,茂草盈里,晋公(注:指唐裴晋公裴度)每使数群羊散于坡上,曰:‘芳草多情,赖此妆点也。’”此事又见《佩文韵府》卷二十(下)引《述幽记》。午桥庄是唐宰相裴度营

  • 歌牛下

    源见“宁戚饭牛”。形容寒士悲歌以求世用。唐高適《苦雪》诗之四:“安能羡鹏举,且欲歌牛下。”

  • 鸡林贾

    源见“诗入鸡林”。指境外经营国内诗文的人。元宋无《忆旧寄金陵冯寿之》诗:“句满鸡林贾,名齐雁塔人。”【词语鸡林贾】   汉语大词典:鸡林贾

  • 四壁居

    同“四壁贫”。宋戴复古《思家》诗:“湖海三年客,妻孥四壁居。”

  • 龙战玄黄

    同“龙血玄黄”。茅盾《回忆之类》:“不过,当那一声焦雷打到我们面前时,童稚之心也曾欢喜而鼓舞,也曾睁大了惊异的眼睛,痴望着‘龙战玄黄’的天地,好像这一切本在意中,要来的总归要来,而现在是终于来了而已。

  • 姗姗来迟

    《汉书.李夫人传》:“上(即汉武帝刘彻)思念李夫人(李延年妹,参见“倾国倾城”)不已,方士齐人少翁言能致其神。乃夜张灯烛,设帷帐,陈酒肉,而令上居他帐,遥望见好女如李夫人之貌,还幄坐而步。又不得就视,

  • 博局之投

    源见“禹惜寸阴”。谓投博具于江。表示对荒废时日者的怒斥。宋李清照《打马赋》:“又何必陶长沙博局之投,正当师袁彦道布帽之掷也。”按,晋代陶侃封长沙郡公,故称陶长沙。

  • 茅庐三顾

    同“三顾茅庐”。元无名氏《醉鸟赤壁赋》一折:“你便能勾片言折狱,一语兴邦,不肯去兰省一朝登北阙,便想这茅庐三顾到南阳。”见“三顾茅庐”。元·无名氏《醉写赤壁赋》1折:“不肯去兰省一朝登北阙,便想这~到

  • 石髓空握

    源见“王烈髓”。喻访友不遇。唐陈子昂《酬田逸人游岩见寻不遇》诗:“石髓空盈握,金经秘不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