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击钵催诗”。指限时成诗。明高启《答衍师见赠》诗:“篇成出叩钵,锋疾惊楚僄。”【词语叩钵】 汉语大词典:叩钵
《庄子.齐物论》:“大言炎炎,小言詹詹。”成玄英疏:“炎炎,猛烈也;詹詹,词费也。”后以“詹詹炎炎”形容喋喋不休之状。朱执信《论社会革命当与政治革命并行》:“然方言社会革命,当与政治革命并行,则不得不
源见“劝善惩恶”。指奖罚,奖惩。宋曾巩《宜黄县县学记》:“师友以解其惑,劝惩以勉其进。”《清史稿.食货志一》:“初定劝惩之例,限年之法甚严。”【词语劝惩】 汉语大词典:劝惩
汉.贾谊《新书.谕诚》:“昔楚昭王与吴人战,楚军败。昭王走,屦决背而行(指鞋帮破裂),失之;行三十步,复旋取屦。及至于隋,左右问曰:‘王何曾惜一踦屦(单只的鞋子)乎?’昭王曰:‘楚国虽贫,岂爱一踦屦哉
源见“庖丁解牛”。比喻处理事务得心应手。晋孙绰《天台山赋》:“游览既周,体静心闲。害马已去,世事都捐。投刃皆虚,目牛无全。”唐李白《武昌宰韩君去思颂碑》:“所谓投刃而皆虚,为其政而则理成,去若始至,人
罔:欺骗。 君子可被用合乎人情的方法所蒙哄,却不能被违反道理的诡诈所欺骗。语出《孟子.万章上》:“昔者有馈生鱼于郑子产,子产使校人畜之池。校人烹之,反命曰:‘始舍之,圉圉焉;少则洋洋焉,攸然而逝。’
源见“喜折屐”。借指操纵三军的主帅。元周砥《秋思次韵孝常》诗之一:“当时谈笑尘沙静,谁是东山折屐人?”
同“民胞物与”。清 和邦额《夜谭随录.苏仲芬》:“第圣人之道,胞与为怀,故万物并育而不相害。”叶圣陶《乡里善人》:“夫胞与之怀,圣贤所向,而君行若此,谓之乡里善人,谁曰不宜?”【词语胞与】 汉语大
乌头变白,马头生角。多以此比喻不可能的事情。《燕丹子》:“燕太子丹质于秦,秦王遇之无礼,不得意,欲归。秦王不听,谬言:令‘乌白头、马生角’,乃可。丹仰天而叹,乌即白头,马为生角。秦不得已而遣之。”【词
指卓文君和司马相如私奔回成都(今四川成都),司马相如家里只有四面墙壁,其他什么都没有,极为贫困。后以此典比喻家境贫寒,一无所有。司马相如(前179年——前117年),字长卿,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