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百发百中

百发百中

原指射箭技艺高超,每一次都能命中目标。后泛指料事有充分把握。公元前281年,秦国名将白起率兵攻魏。苏秦的弟弟苏厉对西周君说,打败韩魏之师,杀死魏将犀武,攻取赵国蔺、离石和祁三县之地,都是白起干的。现在他又攻魏。魏国如果失败,我们周王室也要跟着遭殃,不如设法制止他。于是见到白起,对他说,从前楚国将领养由基擅长射箭。百步之外能射中柳树叶子,而且百发百中。周围观看的人都为之喝彩。只有一个过路人说,他箭射得好,可以作我的徒弟了。养由基大怒道,人们都说我射技好,你却说可以当你的徒弟。你何不代我射上一箭?过路者说,我不能教你挽弓射箭,但你连续射而不休息,精疲力尽,一箭射不中,就会前功尽弃了。以前你率秦军已为秦国打了不少胜仗,现在你又要攻打魏国、韩国,如果稍有挫折,不是也象过路人说养由基那样,前功尽弃吗?

【出典】:

战国策·西周策》·《苏厉谓周君》:“楚有养由基者,善射;去柳叶者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左右皆曰善。有一人过曰,善射,可教射也矣。养由基曰,人皆曰善,子乃曰可教射,子何不代我射之也。客曰,我不能教子支左屈右。夫射柳叶者,百发百中,而不已善息,少焉气力倦,弓拨矢钩,一发不中,前功尽矣。”

【例句】:

东汉·王充《论衡·儒增》:“夫言其时射一杨叶中之,可也;言其百发而百中,增之也。”


并列 指善射。吴伯箫《猎户》:“老人是老打坡的,夜里能够百步以外打香火,那是名副其实的~。”△褒义。用于描写射术。→百步穿杨 弹不虚发。也作“百中百发”。


解释发:发射。形容射术高明,箭无虚发。也比喻料事如神,判断准确。

出处战国策·西周策》:“楚有养由基者,善射,去柳叶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

秦国名将白起连续打败了韩国、赵国,引起了诸侯和周王的恐慌。眼见白起又打算攻打魏国的都城大梁,而大梁一旦被秦占领,附近的周王室就有危险,于是苏厉就对周王说:“白起现在如果攻打大梁,大梁一定不能保全,如果大梁被攻破,周王朝也就危险了,您应该阻止他。”周王认为他说得有理,就派他前去游说白起。

苏厉见到白起,对他说:“楚国有个人叫养由基,擅长射箭,在百步开外射柳叶,能够百发百中,大家都认为他箭术高超。有一个过路的人说:‘射得不错,但是我还可以教给你有关射箭的知识。’养由基说:‘大家都说射得好,你却说还可以教我,你为何不也来射两箭试试?’过路客说:‘我不能教给你左手举弓右手开弓的具体技巧,但是我可以告诉你,即使能百发百中地射中柳叶,但如果不善于在适当的时候停下来歇息,过一阵力气疲倦,弓身不正,箭头卷曲,若一箭射出而不中,前面的功劳就全都白费了!’现在您打败了韩、赵,杀死了他们的大将,夺取了许多城池,您的功劳已很多。现在您又率领秦兵出塞,经过周王的土地去攻打大梁,如果进攻不胜,以前的战功全都白费了!您还不如称病,待在家里不出来。”

近义箭无虚发

反义不着边际

例句

他进入国家射击队还不到两年,就练就了一手百发百中的好枪法。


【词语百发百中】  成语:百发百中汉语词典:百发百中

猜你喜欢

  • 率兽食人

    形容暴君虐害人民。孟子在批评战国时期各国国君对百姓苛征暴敛时指出,他们的厨房里摆着肥美的肉食,马栏里有着膘肥体壮的马匹,老百姓却面有饥色,田野上横陈着饿死者的尸体,这无异是驱赶野兽去吃人。兽类自相残食

  • 白足禅师

    同“白足”。唐李商隐《上河东公启》之三:“彼则传之于赤髭疏主,示之于白足禅师。”【词语白足禅师】  成语:白足禅师汉语大词典:白足禅师

  • 鸡犬新丰

    晋.葛洪《西京杂记》卷二:“太上皇(刘邦之父)徙长安,居深宫,悽怆不乐。高祖窃因左右问其故,以平生所好,皆屠贩少年,酤酒卖饼,斗鸡蹴踘,以此为欢,今皆无比,故以不乐。高祖乃作新丰,移诸故人实之,太上皇

  • 悬釜

    《战国策.赵策一》:“三月不能拔,因舒军而围之,决晋水而灌之。围晋阳三年,城中巢居而处,悬釜而炊。”公元前四七二年,知伯(即知瑶)和赵襄子、韩康子、魏桓子尽分范氏、中行氏故地。晋出公欲伐四卿,四卿联合

  • 狷者有所不为

    狷( ㄐㄩㄢˋ juàn ):与“狂”相对,拘谨。 拘谨的人有些事是不肯干的。语出《论语.子路》:“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汉.应劭《风俗通义.愆礼》:“孔子疾时贪昧,退思狂狷,狷者有所不为,

  • 去鲁迟迟

    《孟子.万章下》:“孔子之去齐,接淅而行。去鲁,曰:‘迟迟吾行也。’”孔子,鲁国人。后以“去鲁迟迟”谓留恋乡土。宋苏轼《西江月.送钱待制》词:“莫叹平原落落,且应去鲁迟迟。”

  • 浮大白

    同“浮以大白”。宋司马光《昔别赠宋复古张景淳》诗:“须穷今日欢,快意浮大白。”清黄周星《补张灵崔莹合传》:“一日,灵独坐读《刘伶传》,命童子进酒,屡读屡叫绝,辄拍案浮一大白。”

  • 离娄至明

    《孟子.离娄上》:“孟子曰:‘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东汉.赵岐注:“离娄者,古之明目者,盖以为黄帝时人也。黄帝亡其玄珠,使离娄索之。离朱即离娄也,能视于百步之外,见秋毫之末。

  • 河鹊填桥

    同“乌鹊填桥”。唐郑愔《陪幸昭容院》诗之三:”河鹊填桥至,山熊避槛亚。”

  • 月攘一鸡

    《孟子.滕文公下》(卷三):“今有人日攘(rǎng盗窃)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有人每天偷邻家的鸡,别人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