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笑里藏刀

笑里藏刀

新唐书.李义府传》:“义府貌柔恭,与人言,嬉怡微笑,而阴贼褊忌著于心,凡忤意者皆中伤之,时号义府‘笑中刀’。又以柔而害物,号曰‘人猫’。”《旧唐书.李义府》传亦载,“笑中刀”作“笑中有刀”,“人猫”作“李猫”。后因以“笑里藏刀”形容人外表和气而内心阴险。元 吴弘道《梅花引》套曲:“不做美相知每早使伎俩,左右拦障,笑里藏刀,雪上加霜。”


偏正 比喻人外貌和善,而内心狠毒阴险。语本《旧唐书·李义府传》:“义府貌状温恭,与人语必嬉怡微笑,而褊忌阴贼。既处权要,欲人附己,微忤意者,辄加倾陷。故时人言义府笑中有刀。”汪文风《雾城斗》:“二十来年,黄虎对王卧龙通过细微入末的观察,可算是把他摸了个透:他面善心恶,~,翻云覆雨,手段毒辣。”△贬义。常用以指伪善者。 →口蜜腹剑 ↔心口如一。也作“笑处藏刀”、“笑中有刀”。


解释比喻表面和善而内心阴险狠毒。

出处旧唐书·李义府传》:“义府貌状温恭,与人语必嬉怡微笑,而褊忌阴贼。既处权要,欲人附己,微忤意者,辄加倾陷。故时人言义府笑中有刀,又以其柔而害物,亦谓之‘李猫’。”

李义府是瀛州饶阳人,因擅长写文章而被推荐为官。唐高宗即位后,宠爱武则天,打算立为皇后,但是怕宰相等人的谏议,所以迟迟未能有所动作。李义府揣摩到皇帝的心意,上表请求废除现任皇后而改立武后,从而得到了皇帝和武则天的喜爱。

李义府仰仗皇帝和武后的恩宠,胆大妄为。洛阳一个女人淳于氏因罪关在大理寺,李义府听说这个女人很漂亮,于是让大理寺丞毕正义免除她的罪行,将其纳为自己的小妾。大理寺卿段宝玄知道后告到朝廷,皇帝让调查此事,于是李义府逼迫毕正义上吊,杀人灭口。皇帝偏袒李义府,不让再继续追究;侍御史王义方当廷面谏,痛斥李义府的罪行,反倒惹怒了皇帝,被贬为莱州司户。

李义府位高势重,许多无耻之徒阿谀巴结,和他攀附关系。给事中李崇德也说自己和他属于同一家族。有一段时间,李义府被贬为普州刺史(其实是皇帝为了缓和大家对李义府的意见而采取的保护措施),李崇德就赶紧把他从家谱中除名。李义府听到后一直怀恨在心,等到后来自己做了宰相,就令人诬陷捏造李崇德的罪证,李崇德被关进监狱里,最终自杀了。

李义府表面温和恭敬,和人说话的时候总是满脸堆笑,其实他内心阴险凶残,心胸狭小,嫉贤妒能。李义府位高权重时,总是希望别人附和自己。凡是有人略微违背他的心意,他就肆意诬蔑陷害。所以当时人说,李义府笑里有刀;又因为他貌似温和而内心险恶,人们叫他“李猫”。


【词语笑里藏刀】  成语:笑里藏刀汉语词典:笑里藏刀

猜你喜欢

  • 周南太史公

    《史记.太史公自序》:“是岁天子始建汉家之封,而太史公留滞周南,不得与从事,故发愤且卒。”汉武帝元封元年首封泰山。太史公司马谈滞留周南,以未能参与此事而深感遗憾。后用为伤叹羁旅他乡的典故。唐.杜甫《寄

  • 元亮折腰

    源见“不为五斗米折腰”。指陶渊明所嗜好的酒。宋范成大《次韵徐廷献机宜送自酿石室酒》之一:“元亮折腰嘻已久,故山应有欲芜田。”

  • 赤松家

    源见“赤松子”。泛指修道者的住处。唐孟浩然《宴梅道士山房》诗:“忽逢青鸟使,邀入赤松家。”

  • 玉麒麟

    源见“麒麟儿”。喻颖异出众之子。元宋褧《人月圆.诚夫兄生子名京华儿》曲:“神州佳丽明光锦,生出玉麒麟。”【词语玉麒麟】   汉语大词典:玉麒麟

  • 风木之思

    源见“风木之悲”。比喻父母亡故,不及孝养而生的思念之情。明张居正《承天大志纪赞.陵寝记》:“臣谨以山川形胜、陵宫规制,各为一图,用备九重瞻览,少慰风木之思。”见“风木含悲”。明·张凤翼《红拂记·杨公完

  • 牛骥同皁

    《史记.邹阳传》:“今人主沈于谄谀之辞,牵于帷裳之制,使不羁之士与牛骥同皁,此鲍焦所以忿于世而不留富贵之乐也。”齐人邹阳,以才被谗下狱,阳乃上书梁孝王说:“当今皇上喜欢听奉承赞扬的话,喜爱穿着打扮,把

  • 陟岵

    源见“屺岵”。借指思念父亲。《后汉书.李膺传》:“荀爽恐其名高致祸,欲令屈节以全乱世,为书贻曰:‘久废过庭,不闻善诱,陟岵瞻望,惟日为岁。’”李贤注:“爽致敬于膺,故以父为喻也。”亦借指父亲。清钱谦益

  • 飞筒

    源见“诗筒”。指传递诗作的竹筒。清宋琬《秋夜有怀胡苍恒宪副作长歌寄之》诗:“去秋八月蒹葭时,飞筒寄我仇池诗。”

  • 召棠

    同“召公棠”。南朝 梁刘孝绰《栖隐寺碑铭》:“召棠且思,羊碑犹泣。”【词语召棠】   汉语大词典:召棠

  • 宁可玉碎,何能瓦全

    见“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资治通鉴·陈纪·武帝永定三年》:“安有弃其本宗而从人之姓者乎? 丈夫~?”